對電子商務的認識誤區
2010-01-12 11:23 來源:CPP114 王琦 責編:Victoria
- 摘要:
- 互聯網實驗室著述的《第三浪——互聯網未來與中國轉型》不久前出版了,該書認為互聯網已經泛起了第三浪,而電子商務就是第三浪的爆發增長點之一,且電子商務這一領域“將在第三浪中誕生大批全新的公司,在規模上和發展勢頭上,都將超過現在已經成功的互聯網企業!彪娮由虅者@一商業模式已是大勢所趨。
【CPP114】訊:業務飽和
“我們公司訂單不少,不需要通過電子商務來推廣,公司業務已經飽和了。”筆者經由業務員聽到過不少類似的話,不禁暗忖,這話里的口氣可不小啊。
如今大中小企業紛紛涉及電子商務這個領域,力求獲得更廣的資源,而這資源又來自哪里?除了挖掘潛在的客戶,就是從競爭對手中“搶”。當其他公司都通過電子商務節省了成本,而有更多的余力在其他方面投資發展,在某種層面上來說,業務飽和的該公司就已經處于“挨打”的地位了。就如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潮流、趨勢有時候就不得不讓企業“折腰”。何況,這一“折腰”能讓你獲得更多的“五斗米”,何樂而不為呢?所以說,業務飽和這類的話,說得過于肯定,也過早了。
俗話說的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商海中浮浮沉沉是極為常見的事,過于滿足目前的狀況,不思進取,到最后固守老本也會有很大的難度,F今,創新這個時新的話題,正被提上企業的日常工作規劃中,不少企業已經以此為公司理念。不跟上時代的潮流,不拓展新的商業模式,不要說發展,就連守成都會變得異常得吃力。
互聯網實驗室著述的《第三浪——互聯網未來與中國轉型》不久前出版了,該書認為互聯網已經泛起了第三浪,而電子商務就是第三浪的爆發增長點之一,且電子商務這一領域“將在第三浪中誕生大批全新的公司,在規模上和發展勢頭上,都將超過現在已經成功的互聯網企業。”
電子商務這一商業模式已是大勢所趨。
公司太小不需要
現實中的小公司往往在周邊尋找客戶,客戶源相對較為穩定及狹小,開發新的客戶需要額外的人力、物力,其效果甚至不佳,這對于企業的發展極為不利。
反觀電子商務,提供平臺讓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ヂ摼W提供的客源來自全國各地還能拓展到國際市場,并讓企業隨時掌握客戶和市場的需求。再往細節處看,賣方在網絡上進行宣傳造勢,省卻了傳統的印刷品廣告的宣傳方式。電子商務稱得上是“無紙貿易”,避免了90%的文件處理費用。這一切都建立在節省業務成本的基礎上。
客源有了,資金又省了。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收獲之前,必然要有所付出。心疼眼前那點投在電子商務上的資金,眼光還如此狹隘嗎?在如今這個大環境中,資金是極為重要的,如何用有限的資金獲取無限的資源,這就要看中小企業是否能慧眼識英雄了。
公司網站即電子商務
公司網站=電子商務?
不得不說,某些公司混淆了兩者的概念。
公司網站只是起到了一個展示和宣傳的作用,讓客戶對公司有更全面的了解,只能說明宣傳網絡化,電子化。光顧公司網站,并不代表他就能成為客戶。況且,若是公司沒有品牌,也就是名氣,又有誰會去光顧呢?
電子商務不同于公司網站,關鍵就在于交易。電子商務是新興的商業模式,是對商務活動形式與內容的豐富,F實中的商貿活動被照搬到了網絡這個虛擬的世界里,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在這里得到了和諧的統一利用。
僅以印刷包裝行業而言,憑借著“我要印”等知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能更快更有效地達成交易。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有些企業認為有了公司網站就是接觸了電子商務。不得不說,有這種想法就還需對電子商務有更深入的認識。這只代表你接觸了互聯網,根本沒有觸碰到互聯網的增長性爆發點之一電子商務。
投入太高看不到效果
對于品牌投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真正懂得其涵義并付諸于實踐,才是成大事者。
品牌投資是品牌建設的過程,必定是持續的、長期的,而絕非一次性的。
有些企業較為心急,總期盼著一有投入就有回報,這種認識還是有其一定狹隘性的。 這種心態過于急躁,商場上最為忌諱的一點就是焦躁,這種心態只能蒙蔽雙眼,更別提高瞻遠矚了。
企業投入之后,并不是沒有效果。譬如,依仗著“我要印”等電子商務平臺的知名度, 在平臺上擁有商鋪的供方會員,本身的品牌價值就已經得到了提升,這種無形的資產是不能量化的。
只有上升到了某種高度,品牌的價值形態才能化為品牌資產投入到再生產當中。要問這種高度的具體值,筆者只能說“因企業而異”,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整體的市場行情,目標消費者等等都是考量的因素。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電子商務B2C行業誠信品牌建設是金
電子商務下供應鏈成員信任機制的建立
電子商務時代網絡銀行的發展
“我們公司訂單不少,不需要通過電子商務來推廣,公司業務已經飽和了。”筆者經由業務員聽到過不少類似的話,不禁暗忖,這話里的口氣可不小啊。
如今大中小企業紛紛涉及電子商務這個領域,力求獲得更廣的資源,而這資源又來自哪里?除了挖掘潛在的客戶,就是從競爭對手中“搶”。當其他公司都通過電子商務節省了成本,而有更多的余力在其他方面投資發展,在某種層面上來說,業務飽和的該公司就已經處于“挨打”的地位了。就如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潮流、趨勢有時候就不得不讓企業“折腰”。何況,這一“折腰”能讓你獲得更多的“五斗米”,何樂而不為呢?所以說,業務飽和這類的話,說得過于肯定,也過早了。
俗話說的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商海中浮浮沉沉是極為常見的事,過于滿足目前的狀況,不思進取,到最后固守老本也會有很大的難度,F今,創新這個時新的話題,正被提上企業的日常工作規劃中,不少企業已經以此為公司理念。不跟上時代的潮流,不拓展新的商業模式,不要說發展,就連守成都會變得異常得吃力。
互聯網實驗室著述的《第三浪——互聯網未來與中國轉型》不久前出版了,該書認為互聯網已經泛起了第三浪,而電子商務就是第三浪的爆發增長點之一,且電子商務這一領域“將在第三浪中誕生大批全新的公司,在規模上和發展勢頭上,都將超過現在已經成功的互聯網企業。”
電子商務這一商業模式已是大勢所趨。
公司太小不需要
現實中的小公司往往在周邊尋找客戶,客戶源相對較為穩定及狹小,開發新的客戶需要額外的人力、物力,其效果甚至不佳,這對于企業的發展極為不利。
反觀電子商務,提供平臺讓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ヂ摼W提供的客源來自全國各地還能拓展到國際市場,并讓企業隨時掌握客戶和市場的需求。再往細節處看,賣方在網絡上進行宣傳造勢,省卻了傳統的印刷品廣告的宣傳方式。電子商務稱得上是“無紙貿易”,避免了90%的文件處理費用。這一切都建立在節省業務成本的基礎上。
客源有了,資金又省了。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收獲之前,必然要有所付出。心疼眼前那點投在電子商務上的資金,眼光還如此狹隘嗎?在如今這個大環境中,資金是極為重要的,如何用有限的資金獲取無限的資源,這就要看中小企業是否能慧眼識英雄了。
公司網站即電子商務
公司網站=電子商務?
不得不說,某些公司混淆了兩者的概念。
公司網站只是起到了一個展示和宣傳的作用,讓客戶對公司有更全面的了解,只能說明宣傳網絡化,電子化。光顧公司網站,并不代表他就能成為客戶。況且,若是公司沒有品牌,也就是名氣,又有誰會去光顧呢?
電子商務不同于公司網站,關鍵就在于交易。電子商務是新興的商業模式,是對商務活動形式與內容的豐富,F實中的商貿活動被照搬到了網絡這個虛擬的世界里,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在這里得到了和諧的統一利用。
僅以印刷包裝行業而言,憑借著“我要印”等知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能更快更有效地達成交易。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有些企業認為有了公司網站就是接觸了電子商務。不得不說,有這種想法就還需對電子商務有更深入的認識。這只代表你接觸了互聯網,根本沒有觸碰到互聯網的增長性爆發點之一電子商務。
投入太高看不到效果
對于品牌投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真正懂得其涵義并付諸于實踐,才是成大事者。
品牌投資是品牌建設的過程,必定是持續的、長期的,而絕非一次性的。
有些企業較為心急,總期盼著一有投入就有回報,這種認識還是有其一定狹隘性的。 這種心態過于急躁,商場上最為忌諱的一點就是焦躁,這種心態只能蒙蔽雙眼,更別提高瞻遠矚了。
企業投入之后,并不是沒有效果。譬如,依仗著“我要印”等電子商務平臺的知名度, 在平臺上擁有商鋪的供方會員,本身的品牌價值就已經得到了提升,這種無形的資產是不能量化的。
只有上升到了某種高度,品牌的價值形態才能化為品牌資產投入到再生產當中。要問這種高度的具體值,筆者只能說“因企業而異”,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整體的市場行情,目標消費者等等都是考量的因素。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電子商務B2C行業誠信品牌建設是金
電子商務下供應鏈成員信任機制的建立
電子商務時代網絡銀行的發展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