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格局生變是圖書折價令背后推手
2010-01-29 08:54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編:Victoria
- 摘要:
- 這里頭牽扯到的利益分配很微妙。對于出版商來說,網店的低價促銷雖然攤薄書單價的利潤,卻可以靠走銷量降低庫存風險,而且網店的結算體系比實體店更規范穩定。更為誘人的是,”一本新書在中國市場銷售,網路渠道已經從過去占市場總銷量的六分之一,猛飆到現在的過半數!百R雄飛說。這對出版商來說,無疑是解決庫存的好渠道。
【CPP114】訊:近期公布的《圖書公平交易規則》眼下正鬧得沸沸揚揚。洋洋灑灑的3000余字《規則》內容被輿論濃縮為三字精華--折價令。即“出版一年內的新書(以版權頁出版時間為準),進入零售市場時,須按圖書標定實價銷售,網上書店或會員制銷售時,最多享受不低于8.5折的優惠。”
這在成功策劃過《鬼吹燈》等暢銷書的書商項竹薇看來,多少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對于圖書出版商來說,新書發行一般要達到一萬兩千冊才可以盈虧平衡。大家頭疼的是庫存積壓,行業整體的圖書退貨率一般達20%-30%,限價銷售顯然與“做大銷量”的行業生存法則背道而馳。那么,誰是“折價令”的幕后推手?
按照《規則》聯合出臺方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和中國新華書店協會的官方說法,“《規則》的制定歷時兩年半時間,征求了各方意見,組織了60多家出版社、發行集團負責人和民營書業代表用了3天時間,逐條、逐句、逐字地討論和修改,報送新聞出版總署審定批準。”
問題是,“成規模的網上書店也就當當、卓越兩家,很容易監管其是否低于8.5折傾銷。而實體書店開遍全國,誰來監管?怎么監管新書是否按實價銷售?!”
號稱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民間出版家賀雄飛直言,“折價令”實際是將矛頭對準網絡書店,保護實體書店的利益。
而廣州學而優書店老板陳定方則對記者回應,“規則關注的不是網絡書店限價問題,而是整個圖書出版行業各個環節的規范問題。”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黃國榮進一步解釋,“圖書銷售是寄銷制,先供貨銷售,后結算。現在零售店新書打折銷售,結算時利用‘市場支配地位’,要求出版社降低供貨折扣。如果降到出版社虧本,出版社只有兩個辦法,一是提高圖書定價,二是少出書,甚至不出書去賣書號,這無疑給消費者造成更大的損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盤子大的國有出版企業圖書批發價一般為6.5折,而民營出版企業則可以把折扣放低到4折。網店因為沒有鋪租成本,有5到10個點的利潤就可以出貨,因此經常把圖書做到6.3折以下。
這里頭牽扯到的利益分配很微妙。對于出版商來說,網店的低價促銷雖然攤薄書單價的利潤,卻可以靠走銷量降低庫存風險,而且網店的結算體系比實體店更規范穩定。更為誘人的是,”一本新書在中國市場銷售,網路渠道已經從過去占市場總銷量的六分之一,猛飆到現在的過半數。“賀雄飛說。這對出版商來說,無疑是解決庫存的好渠道。
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實體書店外,“折價令”的另一幕后推手應為出版企業,“他們也想分食網絡市場的蛋糕。”
更為灼人的是,“韓國、臺灣等境外國家和地區已經在推行將教輔材料做成光盤,如果中國政府也考慮效仿這一做法,只要一聲令下,整個傳統圖書批發渠道或將癱瘓。畢竟,教輔材料目前仍是圖書出版業最大的利潤板塊。”項竹薇說,真正致命的是電子書給傳統圖書業帶來的市場沖擊。
新渠道、新媒介或將取代圖書出版業的傳統商業模式而唱主角,原有的市場格局風雨飄搖。也許,這才是《圖書公平交易規則》背后的真正推手。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這在成功策劃過《鬼吹燈》等暢銷書的書商項竹薇看來,多少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對于圖書出版商來說,新書發行一般要達到一萬兩千冊才可以盈虧平衡。大家頭疼的是庫存積壓,行業整體的圖書退貨率一般達20%-30%,限價銷售顯然與“做大銷量”的行業生存法則背道而馳。那么,誰是“折價令”的幕后推手?
按照《規則》聯合出臺方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和中國新華書店協會的官方說法,“《規則》的制定歷時兩年半時間,征求了各方意見,組織了60多家出版社、發行集團負責人和民營書業代表用了3天時間,逐條、逐句、逐字地討論和修改,報送新聞出版總署審定批準。”
問題是,“成規模的網上書店也就當當、卓越兩家,很容易監管其是否低于8.5折傾銷。而實體書店開遍全國,誰來監管?怎么監管新書是否按實價銷售?!”
號稱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民間出版家賀雄飛直言,“折價令”實際是將矛頭對準網絡書店,保護實體書店的利益。
而廣州學而優書店老板陳定方則對記者回應,“規則關注的不是網絡書店限價問題,而是整個圖書出版行業各個環節的規范問題。”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黃國榮進一步解釋,“圖書銷售是寄銷制,先供貨銷售,后結算。現在零售店新書打折銷售,結算時利用‘市場支配地位’,要求出版社降低供貨折扣。如果降到出版社虧本,出版社只有兩個辦法,一是提高圖書定價,二是少出書,甚至不出書去賣書號,這無疑給消費者造成更大的損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盤子大的國有出版企業圖書批發價一般為6.5折,而民營出版企業則可以把折扣放低到4折。網店因為沒有鋪租成本,有5到10個點的利潤就可以出貨,因此經常把圖書做到6.3折以下。
這里頭牽扯到的利益分配很微妙。對于出版商來說,網店的低價促銷雖然攤薄書單價的利潤,卻可以靠走銷量降低庫存風險,而且網店的結算體系比實體店更規范穩定。更為誘人的是,”一本新書在中國市場銷售,網路渠道已經從過去占市場總銷量的六分之一,猛飆到現在的過半數。“賀雄飛說。這對出版商來說,無疑是解決庫存的好渠道。
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實體書店外,“折價令”的另一幕后推手應為出版企業,“他們也想分食網絡市場的蛋糕。”
更為灼人的是,“韓國、臺灣等境外國家和地區已經在推行將教輔材料做成光盤,如果中國政府也考慮效仿這一做法,只要一聲令下,整個傳統圖書批發渠道或將癱瘓。畢竟,教輔材料目前仍是圖書出版業最大的利潤板塊。”項竹薇說,真正致命的是電子書給傳統圖書業帶來的市場沖擊。
新渠道、新媒介或將取代圖書出版業的傳統商業模式而唱主角,原有的市場格局風雨飄搖。也許,這才是《圖書公平交易規則》背后的真正推手。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廣西出版傳媒集團研討今年圖書發展戰略
蘋果iPad或將改數字圖書游戲規則
調研顯示:高校內電子閱讀暫無法取代圖書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