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業也需機器“革命”
2010-08-06 08:49 來源:中華印刷包裝網 覃麗妮/文 責編:喻小嘜
- 摘要:
- 中國去年超越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工業制成品生產國,但工業化水平卻難以望其項背。有些印刷機器,甚至只相當于西方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與西方國家相比,有著龐大廉價勞動力的中國,機器化進程緩慢得多。
【CPP114】訊:中國去年超越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工業制成品生產國,但工業化水平卻難以望其項背。有些印刷機器,甚至只相當于西方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與西方國家相比,有著龐大廉價勞動力的中國,機器化進程緩慢得多。
新中國成立后很長一段時間,雖然國內印刷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但當時我國的印刷機制造業嚴重落后,沒有自己的自主印刷機制造廠,只能通過進口國外的機器滿足印刷業務的需求。這種情況持續到了20世紀50年代,中國才有了第一家印刷機制造廠——北京人民機器廠,但當時也是制造最簡單的單色膠印印刷機,與國外的技術可謂天壤之別。
20世紀70年代,我國的印刷業仍處在鉛字印刷階段,不但能源消耗大,而且勞動強度高、效率低、環境污染嚴重。這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選帶領他的攻關小組開始研究漢字激光照排技術。經過艱苦的科研攻關,1987年《經濟日報》率先采用激光照排系統出版了世界上第一張采用計算機屏幕組版、整版輸出的中文報紙,成為我國第一家廢除鉛排作業的報社。
直到1993年,來華研制和銷售照排系統的歐美和日本著名廠商全部退出中國市場,國內99%的報社和90%以上的黑白書刊采用了以王選技術為核心的國產激光照排系統,延續了上百年的中國傳統出版印刷行業僅用了短短數年時間,從鉛排直接跨越到激光照排,走完了西方幾十年才完成的技術改造道路,被公認為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后中國印刷技術的第二次革命。
進入21世紀以來,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字技術、激光技術推動印刷技術和印刷機械設備的發展,世界主要印刷機械供應商紛紛提出為印刷企業提供包括數字化解決方案在內的各種流程一體化的議案,并聯合上下游產品供應商,共同開辟全新的市場。日益擴大開放的中國經濟,對我國印刷機械應用當代世界科技成就,提高主機質量和穩定性提供了好的政策,也創造了好的環境。
2009年,中國新聞出版產業總產值已突破1萬億元,已進入世界出版大國行列,印刷復制業總產值達到5746億元,位居世界第三位。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已普遍應用于印刷機械上,隨之產生了多種數字印刷設備,并以極快的速度完成了產業化。這是技術上的潮流和發展趨勢,但是這種趨勢中中國市場的增長非常緩慢。
野村證券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3—5月,中國工廠使用數控系統的機械設備比例——該比例是衡量自動化水平的通用指標——升至27%,比前兩年都要高。但這一水平僅僅與日本上世紀80年代相當——目前,日本工廠數控比例已升至82%的全球領先水平。
近年來,工業化與信息化技術的日益融合,廣泛整合或集成相關領域的技術方法來快速、價廉與大批量地實現產品的生產,以達到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市場和收益,正在推動現代工業生產逐步演變成樣本批量復制的生產模式。面向產品的內容印刷與功能印刷整合就是采用內容印刷復制方法和機制的工業印刷手段來解決了很多學科領域批量精確復制的難題,降低了產品生產成本,加快了產品創新的步伐,拓展了產品應用的領域,使所印刷復制得這種工業復制品具有實現某種或某些功能的屬性,比如集成電路的印刷,就既完成了電路的印制,又能夠實現電路所設計的各種功能。從而為印刷工業在高新科技領域,特別是微電子、生物醫學、虛擬現實以及產品創意等領域拓展開啟了一個新的天地。
正如本網《仰望“星空”印刷業更需要的是“內心的崛起”》所析,中國印機制造業存在創造力缺乏、核心技術缺乏的現象,因此“抄襲”現象、民族品牌的“偽裝”現象嚴重。
筆者認為,隨著勞動力價格的上漲,機械化和自動化必將成為印機制造行業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而如果一個制造行業始終無法擁有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以及創新能力,長此下去,后果不堪設想。故,我國印刷機械制造水平還需繼續“革命”。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