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下印企應關注六個方面
2010-12-01 14:07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報 作者:張立民 責編:Victoria
- 摘要:
- 最近,國際上流行輕資產理論,號稱可以用四兩撥千斤。其具體運作為:企業做好自己的核心和長項,將非核心和長項進行外包,以比自做非核心和長項少得多的資源去管理外包。這樣,企業的總資產會大幅減輕,即稱為輕資產。其實,輕資產的基礎還是專業化或外包;其實質和核心,就是各企業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
【CPP114】訊: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也是印刷業“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根據我國印刷行業發展的大綱和藍圖,我們印刷企業自身的發展要和規劃方向一致,就有可能順勢做大做強;反之,就會被淘汰出局。印刷業“十二五”規劃與印刷企業的命運、戰略發展方向緊密相關,因此印刷企業要在6個方面密切關注。
政策變化
印刷企業應當時刻關注規劃制定中的具體內容,對大勢已定的,可繼續或立即行動或預做準備;待規劃發布后,還會有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出臺,要及時跟進,要充分利用好惠及我們印刷企業和行業的發展政策,使印刷業良性健康發展。
行業大趨勢
對印刷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業界已有基本共識:包裝印刷會長期存在,并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而迅速增長;顯示屏、電路、電子元器件等功能印刷,是印刷發展大有前途的新鮮領域;以出版物印刷為主的信息復制印刷,由于受到其他信息復制手段日趨強烈的競爭和擠壓,將呈萎縮之勢;數字印刷的市場份額將繼續擴大;綠色印刷成為外界社會和印刷業自身對印刷業新的評價標準和價值取向。
市場供求關系
印刷市場供求關系的綜合把握和調控對印刷行業管理者至關重要。近日,看到北京印刷協會對本地區印刷業的調查分析和建議、河北省新聞出版局調高印刷企業進入門檻的消息,令筆者十分振奮。筆者認為這是印刷業進行良性調整的正確舉措,從中可梳理出若干思路。
第一,宏觀調控和干預方案的研擬和出臺,雖需印刷企業參與、執行,但非單個印刷企業所能為,而必須以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為對口組織。
第二,印刷生產能力和客觀任務量匹配的問題,要先調研分析,再給出調整建議。如經調研和數據綜合分析,得知北京地區書刊印刷能力高出客觀任務兩倍多,就必須考慮調整。
第三,印刷市場供求關系調整的路徑可為:有無可能爭取到更多的印刷任務(包括外單);如任務不可能增加,政府就要限制此類設備的進入和投入;多余生產能力如何消除或轉移即淘汰落后產能、轉移至可行的其他印刷門類(如包裝印刷或轉移至外地主要是欠發達地區或轉移至適宜的境外地區)。
第四,全國印刷業(各門類)產能與客觀任務匹配的調研,與國內外供求量的一體調控,也應以下幾點為路徑。
如,在批復重大、重點印刷項目,大型印刷工業園建設、大型引進項目時,應嚴格科學地審查產能與客觀可能任務的匹配,預先防止供求關系的嚴重失衡。
又如,控制(淘汰)出版物印刷能力,應與出版物的電子化進程,在時間上密切銜接/配合,做到軟著陸(統計某地區出版物印刷設備的使用年限,按淘汰生產能力的年期、數量,分批或對等轉移為電子出版物)。
再如,宏觀調控見效,印刷能力與客觀任務相匹配的和諧發展(開工、產能利用率在80%以上)之時,就是困擾印刷界的印刷工價合理化之日。
技術創新
創新是我國從印刷大國發展為印刷強國的必由之路。創新可以在印刷設備、材料、技術、工藝、軟件、管理、整合、布局等各方面進行創新和升級,但應牢牢把握科技創新這個核心。且要進行跨越式發展,彎道超越,直接在高端和基礎科技新領域進行研發。
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的積累,是企業、行業發展的后勁和持續力。有財力的印刷企業可以自辦研究所或與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合作。國家應在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給企業在高新技術方面的創新,尤其是自主知識產權以強有力的支持。對從事創新工作的員工的待遇要合理,以保護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吸引、留住創新型人才,是創新的根本。
綠色印刷
作為政府,應當以綠色印刷為行業進入門檻和評價標準,淘汰不合格的印刷企業,調整印刷產業結構。作為印刷企業,應當認識到,綠色環保已成為企業品牌的新的競爭領域,是企業新的贏得客戶和市場的競爭優勢。
既然客戶和市場有綠色需求,那保住大客戶、降低生產成本,就成為企業進行綠色行動的原動力。也可以說,企業減污等社會責任是現階段企業的內驅力之一和必須。清醒和自覺的企業必須整體規劃,和長期戰略合一,與目標客戶吻合。這樣就有可能占領市場先機,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反之,則必將被淘汰出局。
企業競合
任何規模的企業均最忌求全,而不論是大而全、中而全,還是小而全。作為單個的印刷企業,必須樹立一個新觀念:打造企業優勢,既要充分開展競爭,又要適宜進行合作。此可稱之為“競合”。
最近,國際上流行輕資產理論,號稱可以用四兩撥千斤。其具體運作為:企業做好自己的核心和長項,將非核心和長項進行外包,以比自做非核心和長項少得多的資源去管理外包。這樣,企業的總資產會大幅減輕,即稱為輕資產。其實,輕資產的基礎還是專業化或外包;其實質和核心,就是各企業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
要做好競合,各印刷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一把手和高管層,必須更新觀念,擯棄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陳舊觀念,擯棄“官本位”的不宜觀念,樹立能力為本,按能就位,各盡其職,共作事業的新觀念。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造紙業“十二五”規劃的幾點預測
晉城市文化工作十一五回顧與十二五展望
中國印刷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印刷裝備工業管理年會暨“十二五”規劃會議在山東召開
政策變化
印刷企業應當時刻關注規劃制定中的具體內容,對大勢已定的,可繼續或立即行動或預做準備;待規劃發布后,還會有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出臺,要及時跟進,要充分利用好惠及我們印刷企業和行業的發展政策,使印刷業良性健康發展。
行業大趨勢
對印刷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業界已有基本共識:包裝印刷會長期存在,并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而迅速增長;顯示屏、電路、電子元器件等功能印刷,是印刷發展大有前途的新鮮領域;以出版物印刷為主的信息復制印刷,由于受到其他信息復制手段日趨強烈的競爭和擠壓,將呈萎縮之勢;數字印刷的市場份額將繼續擴大;綠色印刷成為外界社會和印刷業自身對印刷業新的評價標準和價值取向。
市場供求關系
印刷市場供求關系的綜合把握和調控對印刷行業管理者至關重要。近日,看到北京印刷協會對本地區印刷業的調查分析和建議、河北省新聞出版局調高印刷企業進入門檻的消息,令筆者十分振奮。筆者認為這是印刷業進行良性調整的正確舉措,從中可梳理出若干思路。
第一,宏觀調控和干預方案的研擬和出臺,雖需印刷企業參與、執行,但非單個印刷企業所能為,而必須以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為對口組織。
第二,印刷生產能力和客觀任務量匹配的問題,要先調研分析,再給出調整建議。如經調研和數據綜合分析,得知北京地區書刊印刷能力高出客觀任務兩倍多,就必須考慮調整。
第三,印刷市場供求關系調整的路徑可為:有無可能爭取到更多的印刷任務(包括外單);如任務不可能增加,政府就要限制此類設備的進入和投入;多余生產能力如何消除或轉移即淘汰落后產能、轉移至可行的其他印刷門類(如包裝印刷或轉移至外地主要是欠發達地區或轉移至適宜的境外地區)。
第四,全國印刷業(各門類)產能與客觀任務匹配的調研,與國內外供求量的一體調控,也應以下幾點為路徑。
如,在批復重大、重點印刷項目,大型印刷工業園建設、大型引進項目時,應嚴格科學地審查產能與客觀可能任務的匹配,預先防止供求關系的嚴重失衡。
又如,控制(淘汰)出版物印刷能力,應與出版物的電子化進程,在時間上密切銜接/配合,做到軟著陸(統計某地區出版物印刷設備的使用年限,按淘汰生產能力的年期、數量,分批或對等轉移為電子出版物)。
再如,宏觀調控見效,印刷能力與客觀任務相匹配的和諧發展(開工、產能利用率在80%以上)之時,就是困擾印刷界的印刷工價合理化之日。
技術創新
創新是我國從印刷大國發展為印刷強國的必由之路。創新可以在印刷設備、材料、技術、工藝、軟件、管理、整合、布局等各方面進行創新和升級,但應牢牢把握科技創新這個核心。且要進行跨越式發展,彎道超越,直接在高端和基礎科技新領域進行研發。
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的積累,是企業、行業發展的后勁和持續力。有財力的印刷企業可以自辦研究所或與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合作。國家應在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給企業在高新技術方面的創新,尤其是自主知識產權以強有力的支持。對從事創新工作的員工的待遇要合理,以保護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吸引、留住創新型人才,是創新的根本。
綠色印刷
作為政府,應當以綠色印刷為行業進入門檻和評價標準,淘汰不合格的印刷企業,調整印刷產業結構。作為印刷企業,應當認識到,綠色環保已成為企業品牌的新的競爭領域,是企業新的贏得客戶和市場的競爭優勢。
既然客戶和市場有綠色需求,那保住大客戶、降低生產成本,就成為企業進行綠色行動的原動力。也可以說,企業減污等社會責任是現階段企業的內驅力之一和必須。清醒和自覺的企業必須整體規劃,和長期戰略合一,與目標客戶吻合。這樣就有可能占領市場先機,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反之,則必將被淘汰出局。
企業競合
任何規模的企業均最忌求全,而不論是大而全、中而全,還是小而全。作為單個的印刷企業,必須樹立一個新觀念:打造企業優勢,既要充分開展競爭,又要適宜進行合作。此可稱之為“競合”。
最近,國際上流行輕資產理論,號稱可以用四兩撥千斤。其具體運作為:企業做好自己的核心和長項,將非核心和長項進行外包,以比自做非核心和長項少得多的資源去管理外包。這樣,企業的總資產會大幅減輕,即稱為輕資產。其實,輕資產的基礎還是專業化或外包;其實質和核心,就是各企業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
要做好競合,各印刷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一把手和高管層,必須更新觀念,擯棄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陳舊觀念,擯棄“官本位”的不宜觀念,樹立能力為本,按能就位,各盡其職,共作事業的新觀念。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造紙業“十二五”規劃的幾點預測
晉城市文化工作十一五回顧與十二五展望
中國印刷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印刷裝備工業管理年會暨“十二五”規劃會議在山東召開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