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大眾壓力倍增 古籍出版你的位置在哪兒
2011-05-30 09: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編:陳伊超
- 摘要:
- 數量占全國出版社的4%,但市場份額卻僅占2%;頂著古籍出版的帽子,卻不斷將地盤出讓給大眾讀物、教材教輔,甚至改名換姓,抹掉“古籍”二字——這就是古籍出版社的現狀。
古籍出版的大眾化,在市場和口碑中艱難行走。
但是,“不管人們如何看待古籍普及類讀物的優缺點,不能否認它的意義。”聶震寧認為,文化的傳承不僅僅是把古籍還原于古籍,還應鏈接當下,所以古籍出版的大眾化將是一個趨勢。
對于各地方古籍社,因為遠離文化中心,缺乏優質作者資源,所以在古籍整理等專業領域并不見優勢。“但他們依托地方鄉土文化、區域文化資源,也做出了一些特色。”李巖介紹道。
比如岳麓書社出版曾國藩、左宗棠等湖湘名人的作品,齊魯書社做齊魯文化的書籍,都取得了一定的銷路。
“有的社就徹底打破了專業分工,另起爐灶。”李巖舉例道,吉林文史出版社就在引進版圖書領域逐漸做出了特色。
盡管各路古籍社“多點開花”,市場環境依然不容樂觀。
一方面,對于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角色轉換,李常慶認為,部分古籍社依賴性仍然較強,具有明顯的事業單位運行慣性。
另一方面,原有的行政化分工正被市場化進程逐漸侵蝕,一些綜合大社、高校出版社也瞄準了古籍出版的蛋糕,動作頻頻。比如北京大學出版社就正在著手編纂總文字量達15億字、收錄重要儒學文獻的《儒藏》。這讓中華書局倍感壓力,“跟大社、強社相比,在資金方面、在作者方面,我們沒有必然的優勢。”李巖說道。
因此,李巖認為,古籍社應該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比如做地域文化通覽,就可以聯合中華書局和地方部分古籍社,共享各自資源優勢”。
他還進一步設想,可以在國家的支持下,通過市場力量形成古籍社的縱向聯合,形成相對松散的專業集團,來增強古籍出版的實力。現階段,“可以先在產品、項目等方面建立合作。”
市場之路,扶著走還是自己走
在古籍社轉企改制之初,曾經有過一次爭論。由于古籍本身受眾面小、投入大、銷售和回收周期長的特點,“很多老編輯認為古籍社應該由國家養起來。”回憶起爭論的焦點,李巖說道。
“古籍整理應該是國家行為、文化機構行為。”聶震寧強調,政府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規劃作用,甚至還發揮買單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古籍出版物不能用于交換,政府買單,也是市場行為的一種。”
事實上,鑒于古籍出版的特殊性,國家的“買單行為”一直未曾間斷——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從最初的每年170萬元,增至目前的每年2000萬元。“全國能申請這個基金的不到100家出版社,主要還是以全國古籍聯合體的23家為主。”李巖表示。
但是,在李常慶眼中,國家對于古籍出版的支持只是一個方面:“在西方,企業、文化團體、基金會對古籍整理都有很大力度的支持。”而在我國,“社會資金對人文科學的熱情沒有培養起來,慈善捐贈的激勵體系也不如西方完善。”李巖補充道。
正因為社會支持體系的短板,使古籍社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部分古籍社靠項目資金,有一頓沒一頓,在難以為繼時,出現了‘打零工’的現象。”聶震寧解釋道。
同時,有專家指出,古籍市場的容量有限,應該盡快建立起出版社退出機制,允許一些古籍社撤銷或者轉向社會服務機構。
盡管國家有扶持古籍出版的必要,但李常慶認為,既然身處市場,“古籍社更應尋找自身優勢,做專做精,適應競爭”。
作為一種專業出版,聶震寧認為兩種發展模式可資借鑒,一種是立足自身出版經營特色,形成市場選擇后的專業化,做大做強。另一種則是構建直達目標受眾的特殊渠道,提供專業服務,比如歐美國家專出研究報告、論壇報告的出版社。
“堅持走專業化道路是出版社的生存之道。如果恍恍惚惚、左顧右盼,找不到立足點,出版社就可能被淘汰。”聶震寧總結道。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我國少數民族古籍出版物超過5000種
古籍印刷工藝展演
天一閣古籍善本迎來數字時代
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慶五十周年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