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歇業,書店歇了?
2011-07-12 11: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Victoria
- 摘要:
- “風入松關門了?”這是近日不少讀書人相遇時,想求證的一個傳言。自今年6月2日以“設備整修”為由貼出歇業告示后,北京著名學術書店風入松至今未恢復營業。
類似的促銷活動,會吸引“80后” 劉夢妮等北京市民。她很享受書店的氛圍,幾乎每周逛會一次書店,但買書大都從網上購買,“畢竟網上便宜”。
“盡管是北大文人辦的,盡管有16載風光,但還是"去了",拼不過卓越玩不過當當。”7月8日,作家章詒和在微博上感慨道。
其實,除了買書的方式,看書的方式也已經悄然改變。劉夢妮的同齡人洛維,已近兩年沒看過紙質書。他的理由是,“在北京上下班,很長時間要花在地鐵上,口袋里放一本書多重啊,用黑莓的話我可以隨時隨地看書,而且從網上下載電子書,比去當當購書還要快捷。”
而過去一年多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轉用黑莓、iphone等智能手機或專業電子閱讀器來閱讀電子書。這股興起的時尚潮流,無論對實體書店還是網絡書店都是股寒流。尤其是實體書店的生存空間越發逼仄。全國工商聯合會書業商會副會長王笑東在去年曾透露:“過去10年內,超過50%的民營書店已經倒閉。”
到了2011年,人們很遺憾地看到了風入松書店要歇業搬遷。
對此,王洪彬解釋說,一個特殊原因是北京大學出于“擴大教學用地”的需要而回收資源西樓,自2008年起不再與風入松簽訂長期合同,但更關鍵的因素還是相對高昂的租金讓書店難以承受。
“銷售量一直下滑,租金卻不會下降。”王洪彬說,盡管要離開學術氛圍濃厚的北大,也很可能面臨老客戶的流失,風入松書店也只能“無奈地動遷”。
書店可以歇了?
傳言在網上廣為散播后,眾多網友開始呼吁挽救“這塊北大與中關村的書香名片”,一些網友甚至開始討論具體的注資方法。一些名人如李開復亦發微博稱:“希望你們能夠拯救風入松!”
但也有網民認為,網絡書店與電子閱讀已成大勢所趨,“為挽救而挽救已經沒有意義”。
李常慶對此并不認同。他認為實體書店在當下仍有重要功能:“書店可以提供良好的購書體驗,也是一個輕易獲得文化產品的渠道,市民可能逛街時碰巧進去翻一翻,隨手就買書了,這會間接刺激人們閱讀,促進文化繁榮。”
李常慶曾在日本留學,他至今懷念在東京時“被書店包圍的感覺”。而綠茶 剛從荷蘭旅游歸來,他驚訝于阿姆斯特丹的書店之多,即使是人口僅有12萬的小城萊頓,就有書店十幾家。
一位資深出版業人士則介紹說,實體書店可以通過書的擺放與展示,為民眾提供相對獨立的參考信息,這是網絡書店沒法比的,因為網絡書店的頁面資源常被大型出版公司占據,用以推廣他們的暢銷書。
“與西方許多發達國家的城市相比,北京的書店不是多,而是少。”李常慶說。在他眼里,實體民營書店在中國仍有發展空間,但前提必須是國家在稅收與銀行貸款方面對其實施一定的政策優惠。
綠茶則認為,實體書店的長遠發展還要靠自身的轉型,改善經營模式。
眼下,王洪彬正為風入松設計轉型計劃。他希望發展“以品牌開展項目,以項目養活書店”的經營模式。他設想的其中一個項目是德育教育,“從撰寫、出版、印刷[百科 微博]、發行等鏈條上發展德育教材,在這一鏈條上,實體書店只是核心一環”。
不過在轉型之前,風入松必須先找到一個安身的新店面。王洪彬說,最理想的是仍然留在北京海淀區,“希望不離開學院路和成府路一帶”,但考慮到經營成本的問題,新店面將減小至300至400平方米。
動遷期間,王洪彬一直忙著“與不同的人談合作”,希望東山再起。但對于風入松何時能重新開業,他無法給出明確回復,只是一再表示:“將來的風入松書店還是風入松。”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新聞出版總署將出臺專門文件扶持實體書店
網上書店真的是賠錢賺吆喝嗎?
北京“風入松”書店被傳關張 數千網友緬懷
世上多一家書店,就少一家精神病院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