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書店“轉型“中的堅持與選擇
2011-07-15 08:48 來源:東方網 作者:荀澄敏 責編:陳伊超
- 摘要:
- 想中的學術書店究竟是怎么樣的?華東師大社科部副教授宋宏認為,書籍齊全、更新快速、服務優良,應成為學術書店的必備條件。此外,每月伴有書籍介紹,書店環境舒適,有點幽幽的音樂,附設咖啡座供品茗聊天,周末有各種文化交流活動……這樣的書店更能讓人流連忘返。
【CPP114】訊:東方網7月14日消息:據《東方教育時報》報道,一邊是學生與教師對學術書店的戀戀不舍,一邊是學術書店的“茍延殘喘”。學術書店也許不能僅僅是道“美麗的風景線”。
學術活動
聚攏人氣提升品位
今年4月,季風書園入駐華東師大閔行校區,這是華東師大閔行校區唯一的學術書店。開店之初,季風書園便在網上開設微博,與學生進行廣泛互動,并向華東師大師生征集各種要求與設想。“多組織些讀書會的活動。”“希望看書的氛圍能夠自由輕松。”……現在,這些建議都已經轉化為現實。
歷史學家沈志華教授的人文講座“讀書與人生”、華東師大歷史系教師許紀霖講述“刺猬與狐貍――大學校園的求學之道”、季風劇本朗讀會……這些活動儼然已經成為季風書園的品牌。“以前去學術書店,往往只會看書和買書,”華東師大歷史系研二的閻玨雯說,“現在不僅會去買書,更會關注書店的各種活動。我覺得現在的季風書園更能體現以書會友的氛圍。”
除了各種學術活動之外,季風書園還會不定期舉行電影放映會。“其實也就是個小型電影院,”華東師大生物系的于超認為,“大家不僅能夠免費看電影,還能在一起探討一番。”開業僅僅三個月的季風書園已經贏得華東師大不少學生的青睞。“以前聽講座,總是一本正經地在教室或者報告廳,”上海交大的陳緯棟也是季風書園的常客,“大家圍坐在一起,零距離與教授面對面交流探討的感覺很不錯!”
用各類學術活動帶動書店人氣,已經成為季風書院華東師大店的一種經營策略。季風書園華東師大店負責人蘇小姐介紹說:“學生參與各種活動基本都是免費的,在堅持公益性的同時,也希望能夠聚集人氣。”
“混搭”書店
以“專業”“情感”取勝
當學術書店“命懸一線”之時,不少以“教輔”“學術”為主打的混搭書店卻步履堅實地“活著”。當各類教輔書籍放在書店的醒目位置時,也許很多人會感嘆“學術的沒落”,但這卻是實體書店不折不扣的生存之道。
“雖然像復旦、華東師大等高校以文科見長,但畢竟還有很多理科生,每個學生都有買教輔書的需求,”陳老板在上海師大附近開了家書店,“部分教師和學生對學術書的需求,我們也在盡量滿足。”
開在復旦大學附近的學人書店,月租金超過3萬元,賣點也是教輔和學術的“混搭”。書店員工小劉說,目前店里所出售的學術書具有非常高的專業水準,有許多學術書只有在這里才能買得到。
實體書店除了以“專業性”取勝之外,人情味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復旦大學研三的吳婷經常光顧毛毛書店:“我在復旦讀書快7年了,每次走進毛毛書店,都有種異常親切的感覺。”吳婷口中感到親切的老板娘便是沈女士,她會和每一位進到書店內的顧客打招呼,聊上幾句家常。“實體書店最能體現人情味,大家都像老朋友一樣,看書、買書之余還能一同聊聊天。”
“校園書店之于大型書城,就像全家超市之于家樂福。”學人書店總經理高鴻鵬打了個簡單的比方,書店就應該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無論是教輔書還是學術書,其實都是滿足學生和教師人群的需要。在純學術書店舉步維艱的今天,淡化書店本身的性質,通過市場調節,讓具有“教輔”“學術”混搭風的書店也能以“專業”“情感”取勝。
對內削減成本
對外尋求支持
如今開在高校周圍的不少書店,普遍處于門面小、面積不大的狀態。很多書店老板紛紛表示,面對慘淡的經營現狀,他們幾乎用上十八般武藝,減少雇員,優化各種考試書籍等,只為縮減成本。
實體書店經營有多困難?一位書店老板算了一筆賬:一般的考試書籍進價為六五折,教材書籍進價為七六折;前者以七五折出售,后者為八五折出售。不過不少學生買書的首要條件還是先問折扣。季風書園華東師大店買書打九折、學生會員八一折的折扣率,還是讓很多學生放棄在書店里買書。“其實,我挺喜歡在書店里喝杯咖啡,看一個下午的書,”華東師大中文系的小陳說,“至于買書,我更喜歡到網上貨比三家,畢竟折扣多才是我買書最看中的因素。”
面對每個月1萬元到3萬元不等的店面租金,書店老板們都感嘆,在網購圖書的沖擊下,他們只能做到勉強收支平衡。“我們也希望得到來自高校的支持,”季風書園華東師大店負責人蘇小姐表示,“如果教師指定學生購買學術書的話,能不能讓我們來做代購?”
學術活動
聚攏人氣提升品位
今年4月,季風書園入駐華東師大閔行校區,這是華東師大閔行校區唯一的學術書店。開店之初,季風書園便在網上開設微博,與學生進行廣泛互動,并向華東師大師生征集各種要求與設想。“多組織些讀書會的活動。”“希望看書的氛圍能夠自由輕松。”……現在,這些建議都已經轉化為現實。
歷史學家沈志華教授的人文講座“讀書與人生”、華東師大歷史系教師許紀霖講述“刺猬與狐貍――大學校園的求學之道”、季風劇本朗讀會……這些活動儼然已經成為季風書園的品牌。“以前去學術書店,往往只會看書和買書,”華東師大歷史系研二的閻玨雯說,“現在不僅會去買書,更會關注書店的各種活動。我覺得現在的季風書園更能體現以書會友的氛圍。”
除了各種學術活動之外,季風書園還會不定期舉行電影放映會。“其實也就是個小型電影院,”華東師大生物系的于超認為,“大家不僅能夠免費看電影,還能在一起探討一番。”開業僅僅三個月的季風書園已經贏得華東師大不少學生的青睞。“以前聽講座,總是一本正經地在教室或者報告廳,”上海交大的陳緯棟也是季風書園的常客,“大家圍坐在一起,零距離與教授面對面交流探討的感覺很不錯!”
用各類學術活動帶動書店人氣,已經成為季風書院華東師大店的一種經營策略。季風書園華東師大店負責人蘇小姐介紹說:“學生參與各種活動基本都是免費的,在堅持公益性的同時,也希望能夠聚集人氣。”
“混搭”書店
以“專業”“情感”取勝
當學術書店“命懸一線”之時,不少以“教輔”“學術”為主打的混搭書店卻步履堅實地“活著”。當各類教輔書籍放在書店的醒目位置時,也許很多人會感嘆“學術的沒落”,但這卻是實體書店不折不扣的生存之道。
“雖然像復旦、華東師大等高校以文科見長,但畢竟還有很多理科生,每個學生都有買教輔書的需求,”陳老板在上海師大附近開了家書店,“部分教師和學生對學術書的需求,我們也在盡量滿足。”
開在復旦大學附近的學人書店,月租金超過3萬元,賣點也是教輔和學術的“混搭”。書店員工小劉說,目前店里所出售的學術書具有非常高的專業水準,有許多學術書只有在這里才能買得到。
實體書店除了以“專業性”取勝之外,人情味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復旦大學研三的吳婷經常光顧毛毛書店:“我在復旦讀書快7年了,每次走進毛毛書店,都有種異常親切的感覺。”吳婷口中感到親切的老板娘便是沈女士,她會和每一位進到書店內的顧客打招呼,聊上幾句家常。“實體書店最能體現人情味,大家都像老朋友一樣,看書、買書之余還能一同聊聊天。”
“校園書店之于大型書城,就像全家超市之于家樂福。”學人書店總經理高鴻鵬打了個簡單的比方,書店就應該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無論是教輔書還是學術書,其實都是滿足學生和教師人群的需要。在純學術書店舉步維艱的今天,淡化書店本身的性質,通過市場調節,讓具有“教輔”“學術”混搭風的書店也能以“專業”“情感”取勝。
對內削減成本
對外尋求支持
如今開在高校周圍的不少書店,普遍處于門面小、面積不大的狀態。很多書店老板紛紛表示,面對慘淡的經營現狀,他們幾乎用上十八般武藝,減少雇員,優化各種考試書籍等,只為縮減成本。
實體書店經營有多困難?一位書店老板算了一筆賬:一般的考試書籍進價為六五折,教材書籍進價為七六折;前者以七五折出售,后者為八五折出售。不過不少學生買書的首要條件還是先問折扣。季風書園華東師大店買書打九折、學生會員八一折的折扣率,還是讓很多學生放棄在書店里買書。“其實,我挺喜歡在書店里喝杯咖啡,看一個下午的書,”華東師大中文系的小陳說,“至于買書,我更喜歡到網上貨比三家,畢竟折扣多才是我買書最看中的因素。”
面對每個月1萬元到3萬元不等的店面租金,書店老板們都感嘆,在網購圖書的沖擊下,他們只能做到勉強收支平衡。“我們也希望得到來自高校的支持,”季風書園華東師大店負責人蘇小姐表示,“如果教師指定學生購買學術書的話,能不能讓我們來做代購?”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