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出版人俞曉群:經典是國家的精神脊梁不能抽空
2011-08-15 08:37 來源:東北新聞網 責編:陳伊超
- 摘要:
- 在暢銷書之外,還應有一個“好書”的概念,從文化的角度對出版物進行評價。只有這兩套評價體系同時存在,公眾閱讀才是有質量的。
經典是青山流行如春水
在一篇文章中,俞曉群有個著名的比喻,“挽一灣春水,望一帶青山”,春水就是暢銷書,青山就是經典。他所編輯的叢書大多是很嚴肅的出版物,同時發行量也不大。他是怎樣看待經典和暢銷書之間的關系呢?
俞曉群說,就文化整體而言,經典與流行有著各自存在的意義。流行文化,就像一灣蜿蜒流轉的春水,充滿活力和動感,源源不斷;經典文化,就像一帶綿延不絕的青山,巍然聳立,亙古不變。在我們美好的文化生活中,它們占領著各自的空間與時間,沒有沖突,也沒有壓迫。
暢銷書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止庵先生說:“什么書好賣就出什么書,無可非議,什么書好賣就讀什么書,愚不可及。”暢銷書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就是符合商業規則,追求最大的受眾與最低的成本。如何獲取“最多的受眾”呢?一是通俗化,如果突破底線,就會走向庸俗、低俗;再就是熱門領域,比如兇殺、打斗、性、色情、死亡等。讀者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能被暢銷書榜牽著鼻子走。
“作為一個出版人,誰都想做暢銷書,一生沒做過一本暢銷書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作為一個讀者,追逐流行,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論是出版人還是讀者,總要有人講理想、講格調,總要有人堅持做經典、讀經典,這樣才能實現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俞曉群還舉了一個例子:2007年我參加俄羅斯書展,是陪蘇叔陽先生一起去的。在一個座談會上,中國與俄羅斯的學者和出版人在一起交流。有一位俄羅斯的院士站起來說,我知道你們中國經濟發展很快,但是我更想知道,今天你們是如何解決“人的心靈問題”的?誰是“當代中國的托爾斯泰”?當時,沒有一個中國人站起來回答,很尷尬。會議結束以后,我問蘇叔陽先生:“心靈問題是怎么回事?”蘇先生說,你看一看書展大廳前的廣場上。當時俄羅斯人排著隊買票看書展,整個廣場上站滿了人,卻沒有一點喧鬧的聲音,人們都在排隊的同時,默默地看書。這樣的景象,我們在國內很少見到。蘇先生說,這就是值得我們深刻思考的心靈問題。
經典閱讀必須從兒童做起
本報在調查中發現,任何一家書店里,兒童圖書不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是最多的。而在采訪書商時,他們也都認為,童書最好賣。青少年的閱讀率高,是不是可以讓我們對經典閱讀缺失的擔憂少一點呢?
俞曉群的認識卻相反:目前中國的童書經典出版恰恰是薄弱環節。日本漫畫那么多、那么“濫”,很多中國家長對孩子迷上日本漫畫如臨大敵,可為什么日本兒童在整體上心智發展沒有受到毒害呢?就是因為日本的兒童在看漫畫的同時還有大量經典童書可看。我國在民國時期,兒童文學圖書就有不少是大家、大學者作的,魯迅、馮雪峰、葉圣陶、豐子愷、張元濟、吳稚暉、蔡元培等大家都給兒童寫過作品,他們的作品生動有趣、寓意深刻,具有啟發作用,也是頗受今天的家長和孩子喜愛的。而我們現在的童書雖然多,真正的經典卻少之又少,或者篡改經典,或者只追流行,或者弄繪本畫冊,在花哨上做文章。
兒童的精神世界必須要我們去塑造,用什么?就要用那些反映歷史精神、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好書。我們目前想出的辦法就是重印經典,像我們現在做的“幼童文庫”、“小學生文庫”叢書,就是70多年前商務印書館編印的好童書,既可以讓孩子讀,也會讓成年人受到滋養。“既然當代人不愿意好好寫書、好好畫畫,不妨讓原汁原味的經典再現。”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中央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制規程出臺
時代出版舉行中小學無紙化教材階段性成果匯報評介會
出版署柳斌杰等領導考察書博會印刷企業展區
數字出版時代的電紙書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