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數字化浪潮中的40、50、70、80后
2011-08-16 09:36 來源:IT時報 責編:王岑
- 摘要:
- 從未有哪個時代像今天這樣,如此這般分裂與統一。作家,被一并裹挾在數字化浪潮中,進亦是退,退亦是進,或者進退皆不是。
慕容雪村
70后作家成名于網絡又隱匿于網絡從未暴露過真名
藏匿于網絡背后已不靠譜
2002年,小說《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在網絡上爆紅。如今回頭望,不得不感嘆,網絡寫手趕上了好時代。“我會永遠感謝網絡,它給我帶來了名氣。”慕容雪村是個懂得“報恩”的人,實際行動就是,一鼓作氣再接再厲,又發表了《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伊甸櫻桃》等多部小說,當然首發形式也是網絡論壇,且部部人氣高漲。但慕容雪村的“感恩”也僅限于此。他從不愿意向網絡袒露真實的自己,盡管“照片也絕不曝光”的底線已漸漸撕破,但他的真名卻從未有人知曉。
IT時報王家書
我不贊同“網絡文學”的說法
傳統作家與網絡寫手的區別究竟在哪里?撇開那些深奧的論證不談,對讀者來說,最感同身受的就是,傳統作家我們都知道他長什么樣,賈平凹、莫言、葉辛再低調,起碼照片都見過。但網絡寫手,恰恰倒過來,小說早就在網上追看,但作者的廬山真面目卻隱藏得很深。關于慕容雪村,有個著名的段子,《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紅透互聯網那會兒,他還在一家化妝品公司任人事高層,開奔馳穿西裝打領帶,頭發梳得油光錚亮。下屬們在電梯里嘰嘰喳喳:最近有部《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很紅的耶!慕容雪村很配合地一臉茫然:是嗎?那我也要去看看。
“這種分法并不科學,網絡上不乏好的作品,甚至比傳統刊印作品質量更高更好。”關于傳統與網絡的命題,慕容雪村對《IT時報》記者表示,他并不贊同“網絡文學”這個說法,他認為不能因為作家的作品發表于不同媒介就被冠以“傳統作家”、“網絡作家”的不同稱謂,“畢竟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只是類似于體制內外的不同而已。”吊詭的是,他自己從來不在網上看書,電子書也不下載,“朋友送了我一個電子閱讀器,用過幾次,但總感覺很奇怪,不是那么回事兒。我還是喜歡手指觸摸紙張的感覺,伴著那一絲書香味兒,在閱讀習慣上我已經成為奧特曼了。”
網絡戀戰非長久之計
那些紅極一時的網絡寫手,如今都已轉型,有的成為職業作家,有的改行當編劇,有的搖身一變成了出版商,在網絡上戀戰似乎并非長久之計。發跡于網絡,卻又拼命想要擺脫網絡帶來的束縛局限與烙印,慕容雪村們不得不承認,這將是他們成名后始終需要修煉的段數。因為他曾經賴以尋求安全感的“藏匿在網絡背后”也越來越不靠譜,何況他現在做了書商,新書《原諒我紅塵顛倒》完全版都是他自己在跑營銷。
2002年4月,慕容雪村推出《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連載,最初只在海外的中文論壇偷偷出現。貼第一章的時候他都不知道下一章該整點啥,更別提再后面了。開始動筆的原因也很簡單,“我的朋友都在BBS上混得有頭有臉,我很羨慕,也闖了進去,先是到處跟人掐架,后來掐得煩了,干脆自己開始寫書,我覺得別人能寫,我應該也能寫,完全是一時手癢而已。”
慕容雪村告訴《IT時報》記者,當初那種跟人掐架的勁頭,現在當然已經消退,自己之所以迷戀和喜歡網絡,也正是由于即便小說出版后要面對很多爭議,他也能“故作從容”地藏起來。
上學時慕容雪村還在用筆桿子在紙上奮筆疾書,后來多年的外企格子間文化把他熏陶成了略帶“潔癖”的人,只要有一個字寫壞了就必須把那一頁紙全部撕掉,“就是撕了重寫,撕撕寫寫反復了不知多少遍才得以繼續。”1997年開始,他用電腦寫作,從此隨意刪改的樂趣多少彌補了寫作的枯燥與無聊。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