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科技業盤點:蘋果不再創新壟斷 惠普柯達忙自救
2013-01-11 11:04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編:江佳
- 摘要:
- 大公司的大事件,大事件中的大公司。我們甄選了來自國際和中國的各12大公司。在過去一年甚至數年間,這些來自全球或者中國的公司,在各自行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不確定的商業環境下承擔了重要的使命。
富士康:杰出制造者的“死胡同”
作為這家企業的掌舵人,也許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強勁的心臟。
在經歷了折騰的一年——勞工調查、漲薪風波、產能遇阻、利潤瓶頸之后,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不得不在辭舊迎新之時再次處理一個棘手的事件:富士康高層索賄,這讓這家企業的2012年看起來多少有些悲壯。
雖然財報數字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負面情緒,2012年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1到11月份的營收同比增長16.38%,但作為一家全球企業,而且是以制造力排名第一的代工企業,富士康并沒有因此獲得更多的掌聲。相反,因“代工”二字引起的各種聯想讓這家企業在更多的時候選擇沉默。
不過這并不能掩蓋富士康在制造環節的“杰出”,毋庸置疑,富士康在蘋果神話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有這么一個真實的例子,蘋果為了給自己的產品MacBook增加一項新功能,讓屏幕上方的小綠燈穿過電腦的鋁制外殼,蘋果訂購了數百臺激光設備,每臺售價在25萬美元,而在這之前,要讓光線穿過金屬基本屬于“不可能的任務”。這個例子想說明的是,蘋果對于生產線的要求極其嚴格,即便是不同廠家做出來的東西,最后看起來都得像一臺機器里一次做出來的產品,不然就是不合格。
而事實上,這些看上去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富士康的工廠里每天都在完成。郭臺銘曾經對此感到驕傲:“喬布斯為什么要把iPod、iPhone全部交給我?因為只有我能做。”
但這也帶來了問題。
因工藝過于復雜,iPhone 5在上市前遇到過缺貨的問題。深圳富士康的一名生產線工人稱,iPhone 5的要求是鋁合金邊框及后蓋的劃傷、凹陷標準是0.02mm,而人的頭發直徑大概在0.07mm,也就是說相當于頭發三分之一。這讓工人們每天承受的心理壓力很大,除了趕工還要生產出合乎規格的產品。要知道,這樣的復雜程度已經很難用肉眼進行辨認。
全面的戰略轉型,或許成為擺在郭臺銘面前的重要任務。所幸的是,富士康的布局已經開始。
一方面加大對研發和流通渠道的投入,力爭從代工業務這一U形曲線底部向兩端高利潤部分進軍,另一方面,富士康開始積極布局新業務,在物流商貿等領域開始投資。
通過打通產業鏈獲得大訂單的富士康得到了客戶的認可,而整合資源逐漸走向消費者面前的富士康又能否得到用戶的認可呢?
阿里巴巴:破萬億后寄望新生態
從B2B起步,憑借流通交易平臺滲透C2C、B2C、C2B以及衍生的數據、金融服務,以生態矩陣形態出現的阿里集團去年宣布其零售業務規模超過了1萬億元。
它的成長性極為驚人。2003年,淘寶網成立全年交易額不過2271萬元,2004年全年10億元,2007年攀上1000億元,2010、2011兩年為4000億元和6321億元。
阿里集團首席戰略官曾鳴近期表示,下一步阿里集團將更專注于做生態。在去年“雙十一”單日交易達191億元、全年阿里系零售業務交易超過1萬億之后,阿里集團將不再視交易規模為考核指標。
阿里寄望于提供更具生態兼容性的平臺。在其構想中,此前數年經歷過淘品牌崛起、傳統品牌電商化大潮后,提供更多、更為公平與公正的生態池,讓這一平臺始終保持活力,仍能不斷涌現新的崛起者,并提供更為龐大的“小而美”商戶的生存與適度發展。
過去一年阿里集團的一系列急變多圍繞這一目標。在一系列反腐、輪崗打掉小圈子、維持體制、價值觀活力之后,阿里巴巴的國外、阿里巴巴的國內、一淘、淘寶、天貓、聚劃算、云計算“七劍”架構確立了這一龐大生態的平臺架構。
馬云對阿里集團未來規劃的第一項要素就是平臺。在此之外,他提及的還有數據和金融兩項,基于阿里的龐大生態,這兩項業務如同將一張折疊著的紙片打開,形成業務空間的立體化躍升。
數據早已成為阿里集團龐大生態的寶貴產物。馬云去年對此曾做過一番介紹:“大量的數據可以告訴我們,世界經濟在發生什么,中國經濟在發生什么,假設我們也有一個氣象預報臺,給國家宏觀、給當地政府宏觀、給主要機構宏觀以指導。假如以我們為數據,為每個小企業裝上一個GPS,為每個船裝上一個雷達,我相信你出海的時候,你更有把握,死亡率會大大降低,數據將會影響著世界。”
此外,金融也是阿里集團廣被看好的未來金礦,基于能擁有龐大生態、海量用戶真實數據及積累的技術能力,阿里獲得了令小貸業艷羨的快速放款、還款及超低不良率。
曾鳴說,阿里預計8~10年后,阿里系交易額將攀上10萬億。屆時中國零售流通業將會產生1000萬家依網而生的小企業,有1000萬快遞人員、1000萬網絡客服,服務10億消費者。而在10萬億之后,阿里認為互聯網化將成為零售標配元素,再無電商這一特定概念。
作為這家企業的掌舵人,也許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強勁的心臟。
在經歷了折騰的一年——勞工調查、漲薪風波、產能遇阻、利潤瓶頸之后,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不得不在辭舊迎新之時再次處理一個棘手的事件:富士康高層索賄,這讓這家企業的2012年看起來多少有些悲壯。
雖然財報數字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負面情緒,2012年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1到11月份的營收同比增長16.38%,但作為一家全球企業,而且是以制造力排名第一的代工企業,富士康并沒有因此獲得更多的掌聲。相反,因“代工”二字引起的各種聯想讓這家企業在更多的時候選擇沉默。
不過這并不能掩蓋富士康在制造環節的“杰出”,毋庸置疑,富士康在蘋果神話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有這么一個真實的例子,蘋果為了給自己的產品MacBook增加一項新功能,讓屏幕上方的小綠燈穿過電腦的鋁制外殼,蘋果訂購了數百臺激光設備,每臺售價在25萬美元,而在這之前,要讓光線穿過金屬基本屬于“不可能的任務”。這個例子想說明的是,蘋果對于生產線的要求極其嚴格,即便是不同廠家做出來的東西,最后看起來都得像一臺機器里一次做出來的產品,不然就是不合格。
而事實上,這些看上去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富士康的工廠里每天都在完成。郭臺銘曾經對此感到驕傲:“喬布斯為什么要把iPod、iPhone全部交給我?因為只有我能做。”
但這也帶來了問題。
因工藝過于復雜,iPhone 5在上市前遇到過缺貨的問題。深圳富士康的一名生產線工人稱,iPhone 5的要求是鋁合金邊框及后蓋的劃傷、凹陷標準是0.02mm,而人的頭發直徑大概在0.07mm,也就是說相當于頭發三分之一。這讓工人們每天承受的心理壓力很大,除了趕工還要生產出合乎規格的產品。要知道,這樣的復雜程度已經很難用肉眼進行辨認。
全面的戰略轉型,或許成為擺在郭臺銘面前的重要任務。所幸的是,富士康的布局已經開始。
一方面加大對研發和流通渠道的投入,力爭從代工業務這一U形曲線底部向兩端高利潤部分進軍,另一方面,富士康開始積極布局新業務,在物流商貿等領域開始投資。
通過打通產業鏈獲得大訂單的富士康得到了客戶的認可,而整合資源逐漸走向消費者面前的富士康又能否得到用戶的認可呢?
阿里巴巴:破萬億后寄望新生態
從B2B起步,憑借流通交易平臺滲透C2C、B2C、C2B以及衍生的數據、金融服務,以生態矩陣形態出現的阿里集團去年宣布其零售業務規模超過了1萬億元。
它的成長性極為驚人。2003年,淘寶網成立全年交易額不過2271萬元,2004年全年10億元,2007年攀上1000億元,2010、2011兩年為4000億元和6321億元。
阿里集團首席戰略官曾鳴近期表示,下一步阿里集團將更專注于做生態。在去年“雙十一”單日交易達191億元、全年阿里系零售業務交易超過1萬億之后,阿里集團將不再視交易規模為考核指標。
阿里寄望于提供更具生態兼容性的平臺。在其構想中,此前數年經歷過淘品牌崛起、傳統品牌電商化大潮后,提供更多、更為公平與公正的生態池,讓這一平臺始終保持活力,仍能不斷涌現新的崛起者,并提供更為龐大的“小而美”商戶的生存與適度發展。
過去一年阿里集團的一系列急變多圍繞這一目標。在一系列反腐、輪崗打掉小圈子、維持體制、價值觀活力之后,阿里巴巴的國外、阿里巴巴的國內、一淘、淘寶、天貓、聚劃算、云計算“七劍”架構確立了這一龐大生態的平臺架構。
馬云對阿里集團未來規劃的第一項要素就是平臺。在此之外,他提及的還有數據和金融兩項,基于阿里的龐大生態,這兩項業務如同將一張折疊著的紙片打開,形成業務空間的立體化躍升。
數據早已成為阿里集團龐大生態的寶貴產物。馬云去年對此曾做過一番介紹:“大量的數據可以告訴我們,世界經濟在發生什么,中國經濟在發生什么,假設我們也有一個氣象預報臺,給國家宏觀、給當地政府宏觀、給主要機構宏觀以指導。假如以我們為數據,為每個小企業裝上一個GPS,為每個船裝上一個雷達,我相信你出海的時候,你更有把握,死亡率會大大降低,數據將會影響著世界。”
此外,金融也是阿里集團廣被看好的未來金礦,基于能擁有龐大生態、海量用戶真實數據及積累的技術能力,阿里獲得了令小貸業艷羨的快速放款、還款及超低不良率。
曾鳴說,阿里預計8~10年后,阿里系交易額將攀上10萬億。屆時中國零售流通業將會產生1000萬家依網而生的小企業,有1000萬快遞人員、1000萬網絡客服,服務10億消費者。而在10萬億之后,阿里認為互聯網化將成為零售標配元素,再無電商這一特定概念。
- 相關新聞:
- ·惠普財報巨虧127億美元 組建PPS再出發 2012.12.24
- ·盈利壓力倒逼新浪微博試水電商 已變現4.24億用戶 2012.12.24
- ·科技發達的今天 印刷需求是印企研發的重點 2012.12.21
- ·2013數字服務新趨勢:個人為王 簡約至上 2012.12.20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