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偃握保安有限公司

  • 用戶名
  • 密碼
  • 產品
供應
求購
公司
資訊
展會
評論訪談專題話題印搜動態
國內國際環保視頻產品導購
活動展會設備印品世界
行業動態企業動態營銷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統計商機
印前印中印后包裝器材耗材油墨
膠印數碼標簽CTP紙箱創意絲印柔印其他
展會專題企業專題資訊專題技術專題
文化人物社會
展會預告會議預告展會資訊國內展會國際展會推薦展會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您當前位置: CPP114首頁> 新聞頻道> 國際> 正文

《新聞周刊》回歸紙媒背后的粉絲經濟

2013-12-09 09:57 來源:東方早報  責編:江佳

摘要:
紙媒行業的論調持續走低,就在傳統新聞民工們“萬念俱灰”的時候,美國《新聞周刊》宣布了一個利好消息。據《紐約時報》12月3日報道,“《新聞周刊》在去年關停紙質版整整一年后,這本艱苦斗爭的周刊即將重返報刊市場。”
  【CPP114】訊:當地時間2013年1月4日,美國版《新聞周刊》封面上打出“最后一期”的字樣。
  
  紙媒行業的論調持續走低,就在傳統新聞民工們“萬念俱灰”的時候,美國《新聞周刊》宣布了一個利好消息。據《紐約時報》12月3日報道,“《新聞周刊》在去年關停紙質版整整一年后,這本艱苦斗爭的周刊即將重返報刊市場。”
  
  《紐約時報》援引《新聞周刊》9月新上任的總編吉姆·伊波科的話說,新的雜志將在明年1月或2月開始發行,為64頁的周刊,“我們將更加倚靠《經濟學人》那樣的訂閱模式,而非過去《時代周刊》那樣的零售模式。”伊波科說,“我們把它看做一種優質的、精美的產品。”
  
  擁有80年歷史的老牌新聞雜志《新聞周刊》在過去幾年經歷了慘痛的變故。1991年,它的發行量最高時曾達到330萬份,而2010年則一路下滑到了150萬份,并背負4700萬美元的債務。它的老東家華盛頓郵報集團在它最低迷的時候以1美元的價格將其轉手加州億萬富翁西德尼·哈曼,后者將其與美國互聯網公司IAC旗下的“野獸日報”網站合并。然而合并后兩者始終格格不入,最終美國版《新聞周刊》于2013年初停止印刷紙質版,僅保留網絡版并更名為《全球新聞周刊》,為此每年可以節約4000萬美元。然而事情還沒有結束,不久,IAC又宣布要賣掉《新聞周刊》以便更好地專注于“野獸日報”,最終一家規模尚小的數字媒體公司IBT在今年8月接手。這也意味著,新東家不可能有那么多錢給《新聞周刊》印刷紙質版。目前IBT希望回歸后的《新聞周刊》第一年發行量能在10萬份左右。
  
  不過這一切變故都只發生在北美,事實上在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波蘭和韓國等地,《新聞周刊》從未停止印刷。擁有外國印刷版權和不同的國際版本對雜志來說十分平常,比如《福布斯》就有30個地方特許版權協議,由當地的出版商負責出版與銷售往往能為雜志帶來些許額外的收益。因此當去年12月《新聞周刊》美國版封面上打出“最后一期”的字樣時,其他國家的那些版本只是換了一個封面而已,并未過于悲傷。
  
  《新聞周刊》的起起落落映射了整個媒體行業的盛衰與轉變,而這次的新舉動是否代表了傳統紙媒發展的新方向?早報記者采訪了浸淫媒體領域多年的學者,試圖對這一回歸做出解讀。
  
  粉絲經濟無法持久
  
  小眾期刊有利可圖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師、新媒體研究者魏武揮認為,《新聞周刊》的這一做法有拉攏粉絲之嫌。新華社在援引《紐約時報》這一新聞時,將其翻譯成“一種獎勵、一種小眾產品”,而“獎勵”一詞讓人聯想到“粉絲經濟”。“訂閱《新聞周刊》的人將不再是普通的消費者,而是出于情感上的贊賞與支持,類似自媒體利用粉絲情結和品牌魅力來讓公眾掏錢。”魏武揮說,“這就好像我雖然不是每天看《東方早報》,但是我很早就訂了一份,來滿足情感上的喜歡。”
  
分享到: 下一篇:方正電子參加第十六屆北京國際印刷信息交流大會
  • 【我要印】印刷廠與需方印務對接,海量印刷訂單供您任意選擇。
  • 【cpp114】印刷機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對接,讓客戶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購低于市場價5%-20%的印刷耗材,為您節省成本。
  • 【印東印西】全國領先的印刷品網上采購商城,讓印刷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