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紙化辦公是否是真正的綠色辦公?
2009-03-10 08:53 來源:人民網 責編:任蓓
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提出了一種新型的辦公模式——無紙化辦公。這種辦公概念在問世之初就受到熱烈追捧,除了符合現代快節奏的辦公需要外,更迎合了人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主張。很多企業和團體在推行“無紙化辦公”時都打了環保牌,認為紙張的大量使用對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而無紙化辦公能夠解決這一矛盾。可隨著幾年來的實踐,從廣泛意義上看,無紙化辦公是否對環保真正起到了積極作用,“無紙化”是否等同于“綠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心存質疑.
“無紙化辦公”顧名思義就是減少了傳統辦公模式中紙張的使用,書寫的環節,以計算機、手機等電子產品為載體,網絡為渠道實現辦公的自動化。而其主要優點在于信息傳播迅速、流動性強;便于數據的查詢、維護、攜帶;展現形式豐富;一定程度上節約了辦公成本,提高辦公效率。在科技和社會日新月異的今天,電子化辦公是今后的一種發展趨勢,但這是否就意味著紙張將永久退出辦公室,實現辦公的無紙化呢?
紙張無害
事實上當“輻射”一詞頻繁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與“癌癥”、“器官病變”掛上鉤的時候,我們開始意識到曾經奉為至寶的電子產品漸漸成了一顆顆慢性毒藥,隨時威脅著人們的健康。長時間面對電腦屏幕,握著手機通話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而以木漿、草漿這些生物纖維為原料的紙張,大多對人體不會產生負面影響。此外與電腦、手機等大多數電子設備不同,紙張是能夠在垃圾場進行無害分解的;而電子產品因含有鉛,鎘,汞,鉻,和聚乙烯氯化物等物質在被廢棄后仍具有長期危險性,威脅土壤和水源環境。 電子垃圾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一種垃圾,以中國來說年均電子垃圾生產量約為111萬噸;自2003年起,每年至少要淘汰500萬臺電腦,被扔掉的手機數量也超過7000萬部。雖然近年來有提倡電子產品回收,但其中一些有毒材料依然是不可再生的。
紙張可循環利用
不論木漿還是草漿,都來源于自然植物,是完全可再生的。只要有充足的水、陽光、土壤,通過合理的栽種,樹木就能生生不息,而紙張原料也就得到了保證。
現代造紙,除以生物纖維為原料外,回收后的廢紙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強大廢紙回收系統的支持下,一些歐美國家的廢紙回收率達到80%以上,大大減少了廢棄物處理成本和垃圾填埋空間。
中國目前的廢紙回收體系相對薄弱,分類較少;但中國的廢紙利用率已高達49%。部分造紙廠,例如APP(中國)旗下寧波中華紙業,其三期工程有85%的原料都是廢紙;其生產的“環保銅版卡”,采用了55%~60%的再生紙,是目前全球僅有的。加大再生紙的使用能減少造紙業對環境的影響,而且這種紙張目前已經占到了中國出版業用紙的30%。
大部分紙張都不同程度地包含可再生成分,即使在被送入造紙廠重新打碎制漿之前也可被反復利用。比如我們在辦公室中常做的,拿復印紙的背面做速記、打草稿;日常也會把廣告傳單、雜志切頁做成小果殼盒等。
造紙業的環保進步
傳統造紙業對環境的巨大傷害讓人們對造紙業產生了恐懼心理,很多人談造紙變色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們對造紙廠的印象還停留在九十年代初“小廠遍地,污水橫流”的局面。
事實是在通過造紙工藝的改進和環保技術的加強后,造紙業比以前變得更加環保了。刨去那些依然違規生產的小造紙廠,大型造紙企業在減少有害化學藥劑的使用,降低水源和空氣污染,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上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一些在環保工作上最杰出的工廠還被評為“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國家環境友好工程”等等。
制造電子產品時所用的塑料,不僅耗費大量石油,也不可降解。與此不同,造紙的主要原料木材本身是完全綠色的。大型制漿造紙企業通過積極的植樹造林計劃,避免了造紙原料的獲得對生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所造林地也能改善大氣、凈化環境,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并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
中國將造紙原料結構從草漿為主調整到木漿為主之后,也以政策鼓勵造紙人工林建設,以解決我國森林資源不足的矛盾。在率先實踐林漿紙一體化工程的APP(中國)取得階段性成果后,其他造紙企業也紛紛跟進嘗試。
紙張帶來的經濟效益
近年來造紙業在中國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持續提高,到2006年時已占到了2%,其主導地位正不斷強化。它擁有140多萬從業人員,4家企業入選“中國企業500強”。
紙張的歷史文化影響
作為一名對紙文化懷有深厚情感的中國人,是非常不愿意看到它退出我們的工作場所的。自公元105年老祖先蔡倫制成第一張紙以來,紙張承載著中國文明,走過千年的歷史長河,書寫一段段興盛衰亡、聚散離合。由紙張衍生出的印刷術、書法、國畫都是中國文化的精粹。
現代紙張和印刷技術的進步更造就了一種新的藝術技巧——“印藝”的誕生。每年都會舉辦的“金光印藝大賽”是對印刷技術發展的鼓勵,而那一本本精美的雜志,一幅幅華麗的海報又何嘗不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
時至今日,即便書寫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減少,但“字如其人”還是讓我們保留了對手寫體的重視。逢年過節一張親筆書寫的賀卡依然是對合作伙伴最尊敬的表達方式;產品發布會前一封親筆書寫的邀請函依然是對客戶最珍視的表現。那是一封簡單的電子郵件或一通隨意的電話所不能取代的。
電子產品和網絡的出現確實為我們的辦公、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那種便利和快捷是前所未有的,我們應當善加利用。但不可否認的是,紙張在現代辦公系統中依然不可或缺。有研究表明,在紙張上閱讀比在顯示器上閱讀要快20%到30%,有助于增強人們對信息的理解力,增加準確性。比如我們總是更喜歡用打印稿來校對文字。
相對于電子產品,紙張不僅是一種非常環保的信息載體,還能促進人們的互動。僅以“有紙”或“無紙”來定義辦公方式的環保性顯然是十分片面的。對于紙張的使用我們應該從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檢討自己日常工作中的紙張使用習慣,學習如何更好地做到紙張的重復使用,循環再生,那才是真正的綠色辦公。
“無紙化辦公”顧名思義就是減少了傳統辦公模式中紙張的使用,書寫的環節,以計算機、手機等電子產品為載體,網絡為渠道實現辦公的自動化。而其主要優點在于信息傳播迅速、流動性強;便于數據的查詢、維護、攜帶;展現形式豐富;一定程度上節約了辦公成本,提高辦公效率。在科技和社會日新月異的今天,電子化辦公是今后的一種發展趨勢,但這是否就意味著紙張將永久退出辦公室,實現辦公的無紙化呢?
紙張無害
事實上當“輻射”一詞頻繁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與“癌癥”、“器官病變”掛上鉤的時候,我們開始意識到曾經奉為至寶的電子產品漸漸成了一顆顆慢性毒藥,隨時威脅著人們的健康。長時間面對電腦屏幕,握著手機通話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而以木漿、草漿這些生物纖維為原料的紙張,大多對人體不會產生負面影響。此外與電腦、手機等大多數電子設備不同,紙張是能夠在垃圾場進行無害分解的;而電子產品因含有鉛,鎘,汞,鉻,和聚乙烯氯化物等物質在被廢棄后仍具有長期危險性,威脅土壤和水源環境。 電子垃圾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一種垃圾,以中國來說年均電子垃圾生產量約為111萬噸;自2003年起,每年至少要淘汰500萬臺電腦,被扔掉的手機數量也超過7000萬部。雖然近年來有提倡電子產品回收,但其中一些有毒材料依然是不可再生的。
紙張可循環利用
不論木漿還是草漿,都來源于自然植物,是完全可再生的。只要有充足的水、陽光、土壤,通過合理的栽種,樹木就能生生不息,而紙張原料也就得到了保證。
現代造紙,除以生物纖維為原料外,回收后的廢紙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強大廢紙回收系統的支持下,一些歐美國家的廢紙回收率達到80%以上,大大減少了廢棄物處理成本和垃圾填埋空間。
中國目前的廢紙回收體系相對薄弱,分類較少;但中國的廢紙利用率已高達49%。部分造紙廠,例如APP(中國)旗下寧波中華紙業,其三期工程有85%的原料都是廢紙;其生產的“環保銅版卡”,采用了55%~60%的再生紙,是目前全球僅有的。加大再生紙的使用能減少造紙業對環境的影響,而且這種紙張目前已經占到了中國出版業用紙的30%。
大部分紙張都不同程度地包含可再生成分,即使在被送入造紙廠重新打碎制漿之前也可被反復利用。比如我們在辦公室中常做的,拿復印紙的背面做速記、打草稿;日常也會把廣告傳單、雜志切頁做成小果殼盒等。
造紙業的環保進步
傳統造紙業對環境的巨大傷害讓人們對造紙業產生了恐懼心理,很多人談造紙變色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們對造紙廠的印象還停留在九十年代初“小廠遍地,污水橫流”的局面。
事實是在通過造紙工藝的改進和環保技術的加強后,造紙業比以前變得更加環保了。刨去那些依然違規生產的小造紙廠,大型造紙企業在減少有害化學藥劑的使用,降低水源和空氣污染,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上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一些在環保工作上最杰出的工廠還被評為“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國家環境友好工程”等等。
制造電子產品時所用的塑料,不僅耗費大量石油,也不可降解。與此不同,造紙的主要原料木材本身是完全綠色的。大型制漿造紙企業通過積極的植樹造林計劃,避免了造紙原料的獲得對生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所造林地也能改善大氣、凈化環境,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并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
中國將造紙原料結構從草漿為主調整到木漿為主之后,也以政策鼓勵造紙人工林建設,以解決我國森林資源不足的矛盾。在率先實踐林漿紙一體化工程的APP(中國)取得階段性成果后,其他造紙企業也紛紛跟進嘗試。
紙張帶來的經濟效益
近年來造紙業在中國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持續提高,到2006年時已占到了2%,其主導地位正不斷強化。它擁有140多萬從業人員,4家企業入選“中國企業500強”。
紙張的歷史文化影響
作為一名對紙文化懷有深厚情感的中國人,是非常不愿意看到它退出我們的工作場所的。自公元105年老祖先蔡倫制成第一張紙以來,紙張承載著中國文明,走過千年的歷史長河,書寫一段段興盛衰亡、聚散離合。由紙張衍生出的印刷術、書法、國畫都是中國文化的精粹。
現代紙張和印刷技術的進步更造就了一種新的藝術技巧——“印藝”的誕生。每年都會舉辦的“金光印藝大賽”是對印刷技術發展的鼓勵,而那一本本精美的雜志,一幅幅華麗的海報又何嘗不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
時至今日,即便書寫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減少,但“字如其人”還是讓我們保留了對手寫體的重視。逢年過節一張親筆書寫的賀卡依然是對合作伙伴最尊敬的表達方式;產品發布會前一封親筆書寫的邀請函依然是對客戶最珍視的表現。那是一封簡單的電子郵件或一通隨意的電話所不能取代的。
電子產品和網絡的出現確實為我們的辦公、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那種便利和快捷是前所未有的,我們應當善加利用。但不可否認的是,紙張在現代辦公系統中依然不可或缺。有研究表明,在紙張上閱讀比在顯示器上閱讀要快20%到30%,有助于增強人們對信息的理解力,增加準確性。比如我們總是更喜歡用打印稿來校對文字。
相對于電子產品,紙張不僅是一種非常環保的信息載體,還能促進人們的互動。僅以“有紙”或“無紙”來定義辦公方式的環保性顯然是十分片面的。對于紙張的使用我們應該從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檢討自己日常工作中的紙張使用習慣,學習如何更好地做到紙張的重復使用,循環再生,那才是真正的綠色辦公。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