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購書有五大特點 盜版不容忽視
2009-08-12 08:53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報 責編:何溢寰
- 摘要:
- 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13億人口中,農民占9億。農村圖書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是,這個圖書市場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簡單,只要每人投入1元,就有9億元的銷售量。它只能是一個潛在的 、亟待開發的原始市場。9億農民的文化需求要轉化成購買力,是需要很多客觀條件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了解農民最喜歡什么書,最需要什么書
【我要印】訊:日前,在當地創辦得有聲有色、深受農民歡迎的河北省辛集市科技書店員工張玉琢致函本報,說出他經過調查后發現的農民購書的一些特點,本報特此選登,相信這樣的調查和總結對從事農村圖書出版和發行的同志有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農民購書有其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讀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銷售需求、銷售模式,完全照搬到農村,農村圖書市場自有其獨有的運作特性。因此,研究一下農民圖書消費的特點,準確地為農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糧,滿足時代的變化,讓農民確確實實買得起、讀得懂、用得上,這是需要持續探討的問題,很有現實意義。經過調查,筆者發現,農民購書注重以下“五性”。
一是實用性。農民購書的首位條件是實用可靠,尤其會選農業科技方面的圖書。其購書的目的是解決自己生產或經營中遇到的問題,求得個人生存、事業的發展,從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啟發或辦法,增產增收,致富發家。因此,農業科技圖書選題要貼近實際、貼近農民,針對性要強,內容要集中。要抓住關鍵點,少講為什么,多講怎么辦,避免太多的理論、冗長的分析。有新技術、新做法、新特點,技術含量高,可讀性強,便于應用掌握,從而取得現實收益成效。
二是多元性。農民是由多種多樣的人群組成的,從事多種行業,多種活動,生活在一家一戶之中,是獨立的單元經濟。由于其文化程度、環境狀況、年齡性別、經濟水平千差萬別,所需的圖書也千差萬別。他們農閑時購書多一些,農忙時購書少一些;購書時精挑細選,反復比較,不惜花費時間。男性多偏于技術類圖書:種植、養殖、機械加工,女性更喜歡生活、家居、藝術、烹飪、保健,傾向性明顯。書店要根據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層次,不同的特點,不斷調整品種結構,才能滿足社會多元化的需要。
三是廉價性。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民從事著最傳統的產業,競爭能力差,利潤率低,可供農民隨意支配的資金有限,決定了他們必須以節儉型為主。迫于生存的壓力,農民購書還不會被列為首選,圖書并非生活必需品,缺乏剛性需求。因此,農民購書更是力求經濟實惠、物美價廉,追求高性價比。買什么書,他們往往首先看定價,圖書價格是影響農民購書的重要因素。他們往往只有在急需時,才舍得花錢購買。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黃金價格為10元左右。定價20元、30元的圖書,他們要反復掂量,慎重考慮,常常會望書興嘆,討價還價,一旦超過了心理預期,他們往往選擇放棄。
四是便利性。在農村,任何一個書店的輻射面一般不會太大,主要輻射到周邊的讀者群。農村的讀者往往到當地的縣城、附近的社區就近購買需要的圖書,直接、準確、快捷,省時省力。耳聽為虛,眼見為實,F在,盡管可以郵購及網絡購書,但一般的農民讀者限于條件,還是喜歡傳統的購書形式,喜歡親自到實體書店當面選購,因為可以隨見、隨買、隨讀。
農村的讀者專門去外地購書是不多見的。集市是農民采購日常生活消費品的主要場所,購書便利也是其中條件之一,因此,要把圖書盡力鋪到終端去,讓農民實現零距離接觸。
五是即時性。農民購書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需要時,立即買來比照書上的講述去做。他們一般沒有藏書,沒有積累,遇到問題時,就匆匆忙忙到書店選購。他們一般不注重圖書的出版社是否權威,不留心圖書的作者是否有名。農產品價格的高低,是農民購買圖書的重要因素,什么農產品能賣好價錢,就買什么方面的圖書。
此外,由于種種原因,圖書發行渠道不暢,圖書定價偏高,農村的一些地方,盜版圖書盛行,不僅有街頭游商小販擺攤叫賣,還有一些有規模的書店公然把盜版書擺上了柜臺貨架,毫無顧忌地推銷出售,這是十分值得關注的動向。盜版書對農民具有相當的誘惑力。一些農民到書店買書,指名道姓要購買盜版書,這給正版經營帶來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比如,商務印書館的《現代漢語詞典》定價78元,盜版賣15元;《新華字典》定價16元,盜版賣3元、5元……盜版的出現,讓一些農村讀者按定價買書感到詫異、驚奇,甚至覺得吃虧,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希望能引起有關管理部門的重視。
相關閱讀:
林權改革就是要給農民一份資產性財產
林木成農民增收“銀行”
農危改中積極引導農民使用新型墻體材料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