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歇業,書店歇了?
2011-07-12 11: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Victoria
- 摘要:
- “風入松關門了?”這是近日不少讀書人相遇時,想求證的一個傳言。自今年6月2日以“設備整修”為由貼出歇業告示后,北京著名學術書店風入松至今未恢復營業。
【CPP114】訊:“風入松關門了?”這是近日不少讀書人相遇時,想求證的一個傳言。自今年6月2日以“設備整修”為由貼出歇業告示后,北京著名學術書店風入松至今未恢復營業。
聯想到兩年前“搬遷”后再無蹤影的第三極書店,有關風入松書店倒閉的傳言在網上廣為流傳,眾多網友發文追憶,甚至還有網友滿懷深情地寫悼詞悼念,呼吁拯救當年這一開風氣之先的品牌書店。
“目前已經搬離原址,書店新址仍在尋找之中。”風入松書店總經理王洪彬這樣告訴記者。不過,他坦言,由于銷售量不斷下滑,風入松已難以承受每月5萬的租金。“其實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撐著這個店面。”他補充說。
到那里曾經有一點朝圣的感覺
“風入松的倒掉,讓我心頭惆悵莫名……十年不至京城,竟然再無機會走入那地下室……”網民sdf542010在微博上說。
1995年10月,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王煒與一群學者、文人在北大南門附近創辦了一家面積約40平方米的小書店,以詞牌名“風入松”為名。開業3個月后,這家書店搬至北大南門外資源西樓一地下室內,面積達860平方米。
當時正值民營學術書店蓬勃興起的年代。在風入松書店開業前兩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的劉蘇里和甘琦開辦了第一家專營學術性圖書的萬圣書園。其后,國林風、杭州百通、南京先鋒、貴州西西弗、長春學人、上海季風等書店陸續涌現。
“這一批書店帶來了有別于國營書店的經營模式,在90年代的圖書業中有很強的示范作用。” 北京大學教授李常慶說。他長期研究圖書出版業。
當時,風入松書店把營業時間定為早上9點至晚上9點。與營業時間僅至下午5點的新華書店相比,它顯得與眾不同。
不過,在7月8日晚,偌大的書海已經消失。風入松書店已基本完成搬家清理工作,空蕩蕩的地下室內沒有任何書籍,只剩一些雜物與那塊著名的匾額,上書“人,詩意地棲居”。
這句話,也是很多人對風入松書店最深刻的印象。“當時北大教材科的書實在有限,風入松就成了最愛的地方。經常上那里一窩就是半天。沿著樓梯下去,然后是走廊,走廊盡頭是書店,有曲徑通幽的意思。走廊里貼著很多名言,印象最深的是"詩意地棲居",當時的反應就是人和書,就要這樣詩意地棲居一輩子,看不到車水馬龍,心中卻裝著整個世界。”1996年入讀北大的楊強這樣描述。得知書店歇業后,不少上世紀90年代末的北大畢業生在微博上追憶有關風入松的“共同記憶”。
在他們的大學生涯以及以后的15年時間里,他們曾親歷或見證風入松以書店為依托,開展學術沙龍,舉辦展覽。季羨林、鄧廣銘、任繼愈、張岱年、王永興、李賦寧等學者曾在風入松就《陳寅恪的最后20年》侃侃而談,而“張小路北美城市街頭壁畫攝影展”、“鄭振庭畫展”等展覽也曾在“地下室”里舉辦。
季羨林生前曾稱贊:“這家書店為北大、為學人、為人民做了件大好事。”
對出版業研究者李常慶來說,他更看重的是風入松當時的“革命性”行為把茶座與木椅子搬進書店。
“這等于說讀者不一定要買書,而是可以在書店里隨意看書、休息。”他解釋說。他認為,人們就此有了一個在書海和茶香中詩意棲居的環境。
當時北大學子笑稱風入松書店為“超市”,“逛超市去”一度是他們呼朋喚伴時的常用語。但是對復旦大學1997級學生周女士來說,10年前從上海到北京,第一次走入風入松書店,雖然進的是地下室,但看到“人,詩意地棲居”等名言及一些好書,頓時“有一點朝圣的感覺”。像她這樣的外地“朝圣者”為數不少,甚至一些外國學者也慕名前來,一睹書店風采。
但是到了今年6月書店搬遷期間,前來的不再是“朝圣者”,而是追討欠款的書商。
這些人的到來,并非王洪彬所面臨的最大壓力,畢竟錢“可以慢慢還”。他最大的壓力在于“如何延續風入松”。
“這是花15年建立起來的招牌,如果在我這里丟掉了,我就是"歷史罪人",這比我欠100萬、200萬還不上還嚴重。”王洪彬有些激動地說。自2008年起,他進入風入松管理層,開始擔任總經理。
詩意中的衰落
這個招牌曾讓人耳目一新,也憑著種種創新,讓學術書店打響名堂,以至在開業初期“幾乎天天要接待記者”。
《文史參考》主編、資深讀書編輯綠茶,曾于1997年起在風入松書店兼職打工兩年。十幾年后,他依然記得,當時書店“非;鸨”,“常常人頭攢動”,尤其是在《陳寅恪的最后20年》、《數字化生存》、《中國思想史》等書出來時,賣得極快,經常“放一摞很快就沒了,又放一摞”,北大百年校慶之際推出的《北大往事》更是賣到斷貨。
但是10年之后,當王洪彬接任總經理時,書店銷售量已出現下降。而在最近3年,銷售量更是每年以“顯著幅度”下滑。“詩意地棲居”只能存在很多北大學子的回憶里了。他們的學弟學妹們已很少去風入松,買書時更多選擇校內“折扣更大”的書店,或直接從網上購買。
“實體書店,特別是民營實體書店的衰落在當下是意料之中的,因為大環境已經發生了極大變化。”李常慶解釋說。告別2000年后,中國讀者迎來了日益多元的購書與閱讀渠道,這些新型渠道以“低價”、“便利”、“快捷”等優勢籠絡了大量消費者。
相比個體書店,網絡書商擁有更強的議價能力,可以更低的價格從出版社進貨,進而以更大的折扣銷售。自2010年底,兩大網絡書店當當網與京東商城更持續開展價格戰,并于今年3月幾乎同時推出“滿200元返100元禮券”的促銷活動。
聯想到兩年前“搬遷”后再無蹤影的第三極書店,有關風入松書店倒閉的傳言在網上廣為流傳,眾多網友發文追憶,甚至還有網友滿懷深情地寫悼詞悼念,呼吁拯救當年這一開風氣之先的品牌書店。
“目前已經搬離原址,書店新址仍在尋找之中。”風入松書店總經理王洪彬這樣告訴記者。不過,他坦言,由于銷售量不斷下滑,風入松已難以承受每月5萬的租金。“其實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撐著這個店面。”他補充說。
到那里曾經有一點朝圣的感覺
“風入松的倒掉,讓我心頭惆悵莫名……十年不至京城,竟然再無機會走入那地下室……”網民sdf542010在微博上說。
1995年10月,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王煒與一群學者、文人在北大南門附近創辦了一家面積約40平方米的小書店,以詞牌名“風入松”為名。開業3個月后,這家書店搬至北大南門外資源西樓一地下室內,面積達860平方米。
當時正值民營學術書店蓬勃興起的年代。在風入松書店開業前兩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的劉蘇里和甘琦開辦了第一家專營學術性圖書的萬圣書園。其后,國林風、杭州百通、南京先鋒、貴州西西弗、長春學人、上海季風等書店陸續涌現。
“這一批書店帶來了有別于國營書店的經營模式,在90年代的圖書業中有很強的示范作用。” 北京大學教授李常慶說。他長期研究圖書出版業。
當時,風入松書店把營業時間定為早上9點至晚上9點。與營業時間僅至下午5點的新華書店相比,它顯得與眾不同。
不過,在7月8日晚,偌大的書海已經消失。風入松書店已基本完成搬家清理工作,空蕩蕩的地下室內沒有任何書籍,只剩一些雜物與那塊著名的匾額,上書“人,詩意地棲居”。
這句話,也是很多人對風入松書店最深刻的印象。“當時北大教材科的書實在有限,風入松就成了最愛的地方。經常上那里一窩就是半天。沿著樓梯下去,然后是走廊,走廊盡頭是書店,有曲徑通幽的意思。走廊里貼著很多名言,印象最深的是"詩意地棲居",當時的反應就是人和書,就要這樣詩意地棲居一輩子,看不到車水馬龍,心中卻裝著整個世界。”1996年入讀北大的楊強這樣描述。得知書店歇業后,不少上世紀90年代末的北大畢業生在微博上追憶有關風入松的“共同記憶”。
在他們的大學生涯以及以后的15年時間里,他們曾親歷或見證風入松以書店為依托,開展學術沙龍,舉辦展覽。季羨林、鄧廣銘、任繼愈、張岱年、王永興、李賦寧等學者曾在風入松就《陳寅恪的最后20年》侃侃而談,而“張小路北美城市街頭壁畫攝影展”、“鄭振庭畫展”等展覽也曾在“地下室”里舉辦。
季羨林生前曾稱贊:“這家書店為北大、為學人、為人民做了件大好事。”
對出版業研究者李常慶來說,他更看重的是風入松當時的“革命性”行為把茶座與木椅子搬進書店。
“這等于說讀者不一定要買書,而是可以在書店里隨意看書、休息。”他解釋說。他認為,人們就此有了一個在書海和茶香中詩意棲居的環境。
當時北大學子笑稱風入松書店為“超市”,“逛超市去”一度是他們呼朋喚伴時的常用語。但是對復旦大學1997級學生周女士來說,10年前從上海到北京,第一次走入風入松書店,雖然進的是地下室,但看到“人,詩意地棲居”等名言及一些好書,頓時“有一點朝圣的感覺”。像她這樣的外地“朝圣者”為數不少,甚至一些外國學者也慕名前來,一睹書店風采。
但是到了今年6月書店搬遷期間,前來的不再是“朝圣者”,而是追討欠款的書商。
這些人的到來,并非王洪彬所面臨的最大壓力,畢竟錢“可以慢慢還”。他最大的壓力在于“如何延續風入松”。
“這是花15年建立起來的招牌,如果在我這里丟掉了,我就是"歷史罪人",這比我欠100萬、200萬還不上還嚴重。”王洪彬有些激動地說。自2008年起,他進入風入松管理層,開始擔任總經理。
詩意中的衰落
這個招牌曾讓人耳目一新,也憑著種種創新,讓學術書店打響名堂,以至在開業初期“幾乎天天要接待記者”。
《文史參考》主編、資深讀書編輯綠茶,曾于1997年起在風入松書店兼職打工兩年。十幾年后,他依然記得,當時書店“非;鸨”,“常常人頭攢動”,尤其是在《陳寅恪的最后20年》、《數字化生存》、《中國思想史》等書出來時,賣得極快,經常“放一摞很快就沒了,又放一摞”,北大百年校慶之際推出的《北大往事》更是賣到斷貨。
但是10年之后,當王洪彬接任總經理時,書店銷售量已出現下降。而在最近3年,銷售量更是每年以“顯著幅度”下滑。“詩意地棲居”只能存在很多北大學子的回憶里了。他們的學弟學妹們已很少去風入松,買書時更多選擇校內“折扣更大”的書店,或直接從網上購買。
“實體書店,特別是民營實體書店的衰落在當下是意料之中的,因為大環境已經發生了極大變化。”李常慶解釋說。告別2000年后,中國讀者迎來了日益多元的購書與閱讀渠道,這些新型渠道以“低價”、“便利”、“快捷”等優勢籠絡了大量消費者。
相比個體書店,網絡書商擁有更強的議價能力,可以更低的價格從出版社進貨,進而以更大的折扣銷售。自2010年底,兩大網絡書店當當網與京東商城更持續開展價格戰,并于今年3月幾乎同時推出“滿200元返100元禮券”的促銷活動。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