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術“活化石” 傣鄉芒團紙藝傳女不傳男
2013-11-05 10:13 來源:云南網 責編:陳莎莎
- 摘要:
- 芒團,一個因構紙而名聲響亮的傣鄉。而要說這里的紙,先得說說這里的樹!队详栯s俎》里說,“構,田廢久必生!贝_實,在耿馬縣孟定鎮芒團村,我看到的構樹都長在荒地上。
構紙有木質香味,這種香味不會流失,長久保留,對普洱茶的香同樣有保護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構紙可以讓生澀透徹,讓陳香留步,加上可以印刷標識,活脫脫就是一件華美的麗衣。
作為普洱茶的愛好者,當一餅普洱捧在手上,首先我感知它的不是茶的年份與品質,而是包裝的紙品。祖上的人們,往往采用筍葉作為包裝材料,筍葉有其優點,不會讓普洱茶受到污染,但缺點很多,容易破損,藏不住香味,遇熱易碎。筍葉好找,普洱到臨滄的路邊,都是竹子的天下,成本低,一段時期,就是一片筍葉陪著普洱茶走上漫長而艱難的茶馬古道。
貼身普洱茶的包裝,非構紙莫屬。有這樣一個傳說,正當包裝著筍葉的普洱貢茶準備迎接皇宮的審定,獲準入住宮中的時候,一位太監怎么看都覺得這糙乎乎的筍葉不順眼,筍葉上不時落下的筍毛,不小心弄在人身上會奇癢無比,于是進京的人這才想到何不用云南本地寺院里用來抄寫經書的構紙作為包裝。這個小小的改良,讓“可以喝的文物”、“會呼吸的古董”終于穿上了華美的麗衣。
過盡千帆與墨遇,筆墨蘭亭縱人間
構紙與墨相遇,又驚又喜,過盡千帆,構紙就是承載文明的舟楫,順著歷史的河流,都可以看見一座座筆墨蘭亭,一幅幅縱橫人世的畫卷。“皎白猶霜雪,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記事,寧同魚網時。”算來這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一首詠紙詩吧,作者是梁宣帝。
面對一張構皮紙,你聽到了什么?
是獵獵的風聲,還是啁啾的鳥語?是奔跑的清溪,還是沿著枝干上升的地氣?當我把略顯生澀的詩句在構紙上種植,我就知道,唐朝的構樹、宋朝的構樹,它們不可能長命千年,在時間中死了,但生命不止,更多的構樹活到現在,才能讓一種非物質的遺產在一張構紙上繼續繁華。
構紙適合懷舊,穿了旗袍的女子,拎一盒構紙包裝的普洱茶走過大街,我最先想到的不是普洱茶古董的香,而是構樹像穿旗袍女子一樣清秀。是的,構紙固然粗糙,但我讀到傣鄉軟軟的故事,往往就在這種紙上誕生出來。那是蔡倫寂廖的背影,沿著時間的隧道越走越遠,而蔡倫紙藝留在了芒團,留在了72戶人家。傣族婦女的雙手就是錨鏈,不讓傳統的造紙術輕易飄向虛緲的煙海,成為記憶。
潺潺流水,今天不新明天不舊,途經芒團的濃蔭古巷。性急的雨在尖頂的竹樓上任意點播,常常是泥香與霧靄一起盤桓。鳥還是本地口音,離開村子的女孩口音已變得南腔北調,她們帶去的構紙留下帶淚的故事。構樹按時序抽技發葉,那些毫無節奏感的棒槌仍舊此起彼伏,落下去的是憧憬,抬起來的是希冀。正因為這些忘不掉構紙的人,芒團的紙藝才不至落榜歷史的柵道。
隨便翻開植物學歷史,構樹總有可圈可點之處。構樹有些地方叫“楮樹”,宋朝和金代印發的會子、寶券,是用構樹皮制的紙印成的,故稱“楮幣”。舊時祭祀時焚化的紙錢也叫“楮錢”,古詩中有“落花風揚楮錢灰”的句子,構皮一會兒成錢流通,一會兒變成陰錢,在清明或寒食化成紙灰。古人帶著大罐的銀子不便行走,于是紙幣作為代替物開始大行其道,“楮幣”是不是最早流通的紙幣,我沒有考究,但它的形成,恐怕得益于其耐磨性與不易蟲蛀的原因,試想,一張紙要經過很多人的手與衣袋,沒有韌性這一把尺子,又怎能經得住時光的折騰。
造紙術之“活化石”,留住傣鄉百年情
芒團村不論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是正在戀愛的后生,都喜歡在構樹下打發美麗的晨昏。一棵樹變成紙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現代造紙業如此發達,只要是纖維都可以經過現代的機器編織成紙的經緯,但芒團村的構紙完全是手工制作,從構樹上采集樹皮到一張構紙成品,完全是傣族女子一雙手所為。
為了采寫構紙手工生產的情況,我先后去了芒團兩次,第一次是2012年潑水節期間,可惜芒團傣族人家完全停下構紙生產,這才想起潑水節就像是漢族人的過大年,傣族人都歡天喜地與水同樂去了。今年我趕在潑水節前去,了一樁心愿,讓一張構紙的誕生了然于心。
我到村民艾苪家時,她正在做紙,算是構紙最后一道程序了,院子里到處曬著成品的構紙,那是構樹的血肉,是在陽光下加緊編織的力度。只見她一雙手在紙漿里輕輕劃動,速度之快,動作嫌熟,差不多只有10秒鐘,一張構紙就可定型在陽光下了。仿佛聞到了樹的清香,那是綠色的風,輕輕揭起一個迷團,讓人感到就是這樣看似簡單的工序里深藏著無限的玄機。艾苪已經是家族的第五代造紙傳承人。在芒團村,造紙嚴格執行傳女不傳男的規矩,男人只是偶爾幫一下忙。
原料問題一直是芒團村構紙生產的瓶頸,這幾年,橡膠價格快速上升,香料也走出低迷,許多人家都不愿意再種構樹。當地政府把構樹種植作為一項任務來抓,就在我去芒團村前幾天,村民們已完成今年構樹的移栽,而另一片足足有10畝的構樹苗圃地已經動工。
據當地老人口碑相傳以及文獻資料推斷,傣族手工構樹皮造紙工藝是在中國傳統造紙術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與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的構樹皮造紙方法一致,它是見證我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活化石”。2008年,芒團村構皮手工造紙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一切悲歡作鳥獸散,構紙上留住的仍然是韶光與素年,錦事與年輪。傣鄉軟軟的時光就在一張構紙上華美地流淌,一張構紙翻過去,就是600年前的明媚。一棵構樹懵懂地從幼苗長成大樹,誰也不清楚沐浴初出的朝暉,蒼茫的日暮,它最終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改變世界文明的進程。在我即將走出芒團村的時候,我突然覺得自己是構紙一張,上面密密麻麻地寫下了軟軟的傣鄉故事。
- 相關新聞:
- ·閻良關閉區內所有造紙企業 2013.11.05
- ·冠豪高新特種紙業基地項目獲3億元中央財政撥款 2013.11.05
- ·10.21-10.25 銅版紙市場價格匯總 2013.11.04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